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 9月24日,以“智聚昌平·链接未来”为主题的AI+产业应用场景合作对接会在北京昌平举办。对接会旨在通过整合政策资源、开放龙头场景、链接技术人才,以“场景驱动+生态赋能”加速AI在昌平标杆场景中的规模化应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生态构建与协同合作。
对接会汇聚了施耐德、浪潮信息、科大讯飞、中国移动、奔驰等产业方代表,以及飞利信、傅利叶、星动纪元、越疆机器人、长兴动力机器人等AI及具身智能创新企业代表50余家,共吸引110余人到场参会。对接会由北京昌平科技园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昌发展集团)主办。
据悉,作为北京国际科创中心的重要承载区、首批未来产业先导区,昌平区目前已形成“医药健康+先进制造+先进能源”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通过汇聚众多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等科教资源、出台《昌平区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和“10条专项措施”等政策为AI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昌发展集团总经理王颖表示,作为昌平区产业发展的赋能者,昌发展同样致力于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通过营造创新场景、提供资本支持、搭建特色产业平台等打造“多维一体”的AI产业赋能生态。
昌发展股份产业发展中心招商副总监李大龙针对昌平区政策、产业生态以及产业基金等进行介绍。他表示,昌平区正构建“3+2+1”产业结构,并重点发展以机器人、6G等为代表的未来产业。从空间到枢纽,昌发展成为AI商业化试验场,通过“1+1+N”创新政策体系、机器人及央企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开放、产业基金等方式,打造资本耦合器、为更多技术商业化提供发展动能。
对接会上,昌发展联合连界创新、施耐德电气、浪潮信息四方共同签署并发布了“AI+场景共创计划”。共创计划旨在依托昌发展一站式产业生态平台、连界创新投资加产业对接双轮驱动、施耐德电气在能源及工业等领域的AI应用、浪潮信息计算及智算力的强大软实力,共同向科技创新企业发出合作邀请,为企业打造AI+技术落地场景及生态圈层,加速技术成果产业化及商业化。
分享环节,施耐德电气AI创新实验室AI应用专家赵蕾从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工业智能制造的角度,分享了施耐德电气的系列智能应用场景,以数字化和智能化打造世界级灯塔工厂。
浪潮信息北京公司副总经理杜怀亮则从大模型商业生态演进的角度,分享企业大模型落地的关键挑战及企业大模型平台的建设路径,浪潮信息正以模型服务聚合,降低集成的复杂性和维护成本。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视觉智能研究中心主任邓志东分享了对大模型与智能体赋能人工智能多场景应用的思考。他表示,大模型多场景应用既需要头部企业发展多模态基础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更需要众多制造企业或中小型创新企业。面向垂域或特定任务,基于现有的多模态通用大模型微调训练出专用模型,大力推动千行百业垂域专用模型的产业落地,从而通过多场景应用与产品研发,打造国际一流的大模型应用生态,赋能智能制造与新型工业化的发展。
此外,来自飞利信、傅利叶、星动纪元、越疆、长兴动力等企业代表,分别从多模态数据采集、医工交叉、机器人通用泛化能力、产品矩阵商业化及核心零部件自研等方面,分享各企业在具身智能领域的技术创新与场景落地成果。(记者 肖春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