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 “我认为,将技术转化为产品的真正鸿沟是,技术本身是否击中了市场上真实存在的技术痛点。”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系系主任,材料学讲座教授黄明欣分享了他对跨越汽车轻量化技术转化“鸿沟”的看法。
他认为,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市场需求在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如果技术足够好,市场痛点足够明确,产业会主动参与推动;但若只是小幅性能提升或成本下降,再推也难见效。”黄明欣表示,高校需先实现0到1的技术突破,再筛选贴合产业需求的技术推进产业化,才能创造高附加值,将技术成功推向市场。
“新材料的研发,特别是低密度高强韧的材料开发,应该是下一代轻量化的方向。”黄明欣介绍,目前汽车在轻量化结构设计方面已经十分完善,可创新的空间有限,因此,必须从材料基础科学层面寻求根本性的突破。
本次大会也让他感受到轻量化领域正在发生的积极变化。黄明欣说,他看到众多年轻工程师展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希望能通过大会,将学界前沿研究成果高效扩散至产业一线,从而整体提升汽车制造的品质。(记者李欣哲 林佳欣 焦子原 实习生 勾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