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构建产学研协同育人生态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构建产学研协同育人生态

来源:经济日报2025-09-29 10:05

  陕西氢能质量技术创新基地成功入选省级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试点;2025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开幕,现场发布最新科技成果4100多项、技术需求3600多项,32个重大产学研合作项目在会上签约……一段时间以来,各地区的产学研合作成绩显著。深入构建产学研协同育人新生态,不仅有助于提升教育体系与产业需求的契合度,更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了坚实支撑。

  近年来,我国产学研融合育人成效显著,在联合培养、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方面均取得突破性进展。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中国商飞共建大飞机研究院,打造大飞机前沿探索领域的高端人才培养基地;浙江新昌县联合高校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累计培养研究生252名,参与省部级课题及企业项目102项,申请专利153项,实现经济效益超12亿元。

  不过,我国产学研协同仍存在政策激励不足、目标对接错位、资源缺乏整合等短板。未来,应充分发挥政府、高校、企业等各方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

  建立健全制度保障。推行产教融合税收抵扣政策,允许企业将参与产教融合的投入按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对积极参与人才培养建设的企业给予一定财政补贴,同时设立专项发展资金,用于支持校企联合进行实验室建设与课程开发,切实将政策红利转化为校企合作的持续动能。企业应健全内部激励机制,将参与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的投入纳入战略发展规划,通过提供带薪实习岗位、鼓励技术人员兼职任教等方式,推动产教融合内生动力的持续增强。

  强化目标导向。政府应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统筹学校、企业和行业协会等多方力量,共同商讨合作目标与战略规划,确保区域内产教融合项目在数量与质量上的双重提升。学校需牢牢把握人才培养主阵地,科学设定育人目标与科研方向,既注重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岗位适配度,又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通过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同频共振。企业则要围绕自身发展目标,明确人才需求和技术创新方向,在积极接收实习生、提供实践岗位的同时承担技术研发和产业创新任务,推动人才培养与技术攻关的双向赋能。

  促进资源有效流通。政府牵头搭建产教融合平台,组织学校与企业定期开展交流与合作,推动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培训与实践活动,实现教育资源与产业资源的高效对接。行业协会要发挥桥梁作用,统筹协调各类人力与技术资源,构建跨部门、跨行业的资源联动机制,形成人才库与项目库的双向支持体系。学校将科研成果、教学资源与企业共享,企业将生产实践中的技术经验、行业前沿知识反馈给学校,通过建立标准化的信息交换机制,实现政策信息、行业动态、人才需求等关键数据有效流动,真正实现产教协同的良性循环。(王婷)

[ 责编:林佳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甘肃漳县:震后群众安置及排险工作有序进行

  • 银铜器加工“老手艺”成为乡村振兴“金钥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9月27日03时28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三号08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4:15
为改善数字消费“硬设施”和“软环境”,近日,商务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研究出台《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
2025-09-28 04:15
各地情况不同,建设“无废城市”也需因地制宜,但认准了,就要坚定不移干下去,直到干出成效、达到既定目标。
2025-09-26 09:39
黄芪五仁月饼、茯苓陈皮豆沙月饼、“五行月饼”……中秋将至,主打“药食同源”的药膳月饼受到许多人青睐,成为节日消费新亮点。药膳月饼选用的食材,如茯苓健脾宁心、莲子益肾固涩、薏仁利水渗湿,都是常见食疗材料,适量食用有一定调理效果。
2025-09-26 09:38
国家疾控局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该局新闻发言人、综合司一级巡视员熊煌介绍,目前,病媒生物传染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风险处于较高水平,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等肠道传染病聚集性疫情风险增加,流感等其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处于低水平。
2025-09-26 09:3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品管理和展览部副主任黄海荣介绍,广西素有“铜鼓之乡”的美誉,2006年,壮族铜鼓习俗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全国科普月期间,重庆邮电大学空间通信研究院科普基地展台前,一场趣味十足的“芯片探秘”正在上演。
2025-09-26 09:35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23日在湖南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2025-09-26 04:30
“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科技在全产业链取得新成效,能源科技创新取得更大突破。数智技术不断助力能源创新升级,绿色低碳能源技术开发能力不断增强。
2025-09-26 04:30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当前国际竞争的新焦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工作部署,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9-26 04:30
眼下正值全国科普月,25日,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走进成都炭材公司,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功率脉冲技术及应用专家邱爱慈作题为《马兰精神与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技术》的主题报告。
2025-09-26 04: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