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早餐晚点吃,影响大不大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早餐晚点吃,影响大不大

来源:光明日报2025-10-11 09:34

  【健·生活】

   早餐,作为一天的“启动键”,远不是填饱肚子那么简单。近期,一篇基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纵向认知老龄化的观察性研究,探讨了老年人进餐时间的变化轨迹及其与疾病、遗传背景和死亡率之间的关系,首次系统指出,早餐时间每推迟1小时,长期全因死亡风险增加8%~11%,为时间营养学在老年健康干预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实证依据。

   可见,早餐啥时候吃对人体的代谢节律有着深远的影响。因为,人体的代谢系统就像一台精准的生物钟,每一环的运作都需要与自然光照的昼夜节奏相匹配。早餐吃得太早或太晚,都会打乱这一节奏,从而引发代谢紊乱。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1.不吃或晚吃都不好

  目前国内外营养学界普遍认为,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对于儿童和青少年而言,早餐犹如为大脑“充电”,对其身体健康、认知能力及学业表现均具有显著益处。研究表明,坚持吃早餐的孩子,维生素A、维生素C、钙、铁、镁等微量营养素的摄入更为充足,超重及肥胖的风险更低,活动量更大,体育课上跳绳、跑步成绩普遍优于空腹同学。

  此外早餐还有助于提升学龄儿童的认知表现,让他们工作记忆更敏锐,数学题做得更快、更准确。对儿童、青少年来说,他们的大脑正处于高速“升级”阶段,耗电量比成人更高——单位重量脑组织的葡萄糖消耗率远高于成人。加之儿童青少年睡眠时间较长,夜间禁食时间相对延长,夜间睡眠时,肝脏里储备的糖原会被逐渐耗尽,而大脑依旧需要持续供电来维持做梦、记忆整理、生长激素分泌等高耗能作业,因此他们对早餐所提供的营养支持更为敏感,一顿营养丰富的早餐对于保障上午的学习与活动至关重要。

  在成年人的研究中,大家更关心“吃早餐会不会胖”“跟慢性疾病有没有关系”。有趣的是,研究发现,跳过早餐并不等于减少热量:把早餐省掉的人,身体会分泌更多“饥饿激素”,中午见到高油高糖反而会更加“失控”,零食也可能多抓两把,结果就是,一天总热量更高了;而且,饥饿久了,身体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脂肪反而容易囤起来。

  一项关于进食早餐及体重变化关系的分析显示,纳入的9项研究中有8项都提示:不吃早餐的人,超重、肥胖风险或体重悄悄上涨的风险明显更高。研究还发现,不吃早餐与血糖异常、心血管疾病,甚至胃肠道癌症的发生风险增加均有一定的相关性。

  为何不吃早餐会与如此多的疾病发生发展相关?最近,国内一项对7万多人的跟踪调查显示:长期不吃早餐的人,身体里低级别炎症标志物C反应蛋白水平更高,就像一直开着小火“慢炖”血管和器官,这或许正是不吃早餐与多种慢病、肿瘤扯上关系的隐藏线索。

  2.什么时候吃比较好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给了个“官方闹钟”——早餐应安排在6:30~8:30之间完成,与午餐间隔4~6小时为宜;同时建议在起床后的30分钟至1小时内进食,这一时间段更符合人体昼夜节律,能让血糖更平稳并激活一天的新陈代谢。

  天亮后,褪黑素(让人犯困的激素)迅速下线,胰岛素(降血糖的“搬运工”)灵敏度达到全天峰值。此时进食可充分利用机体对葡萄糖的处置能力,血糖上升得温和,降低餐后血糖波动,胰腺不用拼命加班,能把能量快速存进肌肉和肝脏,就像给手机快充,20分钟回血50%。

  看来吃得太早或太晚,身体都会“闹脾气”。6:00前,天还没亮透,褪黑素没完全撤退,血糖容易“坐过山车”,尤其患有糖尿病的人更要当心。有的人把早餐时间拖到9:00后,甚至合并为早午餐,此时夜间空腹时间达12小时以上,胆汁憋在胆囊里排不出去,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悄悄升高,2型糖尿病风险也跟着上涨。另外,由于空腹时间太久,身体以为你在“饥荒模式”,下一顿更容易暴饮暴食,长期如此,将引起体重增加。

  其实,把30%的热量留给早餐,减肥反而更省力。研究发现,一天吃进去的总热量不变的情况下,只要早餐热量占全天30%以上,可显著降低全天饥饿感、减少晚餐暴食,并改善减重效率。

  3.吃什么如何选

   “豆浆+油条”“白粥+馒头+咸菜”“面条/米粉+浇头”,这些组合,美味又能填饱肚子,深受中国人尤其是老年人的喜爱。而在营养学上看,这些食物组合能量密度高、营养密度低,大多碳水量超标,油盐爆表,但蛋白质不足,钙、维生素C、膳食纤维的含量也明显不足。

   那么,早餐应选择哪些食物?

  主食选择全谷物或杂豆主食,燕麦片、杂粮馒头、蒸山药、老玉米、藜麦粥等。它们富含β-葡聚糖或抗性淀粉,升糖指数比白粥、白面包等低了30%~50%,可有效降低餐后血糖峰值,尤其对于糖尿病患者十分友好。

  保证优质蛋白的摄入,例如水煮蛋、牛奶、鸡胸肉、瘦牛肉、豆腐、鱼虾等。研究显示,适当的蛋白质摄入可有效减低上午的饥饿感,午餐自动减少热量摄入,有利于控制体重。

  适量蔬菜、水果及健康脂肪。蔬果里的维生素C、钾和膳食纤维,既能抗氧化,又能促进排便,一早就帮你把食物残渣“护送”出肠道。核桃、榛子、杏仁、牛油果或亚麻籽油等都属于健康脂肪,其中,坚果的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坏胆固醇,同时延缓胃排空,让血糖曲线更平缓。

   综合以上内容,这份“早餐行动指南”可供参考:

   ①坚持每日吃早餐;

   ②起床后的30分钟至1小时内吃早餐,在6:30~8:30之间完成早餐;

   ③改变传统早餐模式,丰富早餐食物种类,多选择全谷物、蛋白质、新鲜蔬菜水果及健康脂肪;

   ④想减肥就把全天30%热量挪到早上吃,午餐自动少吃,比节食更轻松;

   ⑤早上赶时间上班上学或是家中老人觉得早餐麻烦的话,可提前准备好“快捷早餐”,例如牛奶、燕麦片、全麦面包、可生食蔬菜水果等。

   让我们用一顿及时、均衡、热气腾腾的早餐,开启活力满满的一天,为健康长寿的一生续航。

   (作者:王雨,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医师)

[ 责编:田新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乌鲁木齐:老巷道提升改造成打卡新地标

  • 山东青岛:盘活闲置土地 助力乡村振兴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5年来,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2025-10-10 10:16
在人工智能(AI)与神经科学的强强联合下,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与艾伦研究所团队联合开发出一种名为CellTransformer的AI模型,助力绘制出目前最精细的小鼠脑图,共包含1300个脑区及亚区。
2025-10-10 10:13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结合模拟计算与机器学习,研制出一种新型3D打印铝合金,不仅耐高温,强度更是传统铸造铝合金的5倍,且比未经机器学习辅助设计的合金强度高出50%。
2025-10-10 10:10
连日来,北方气温骤降,不少秋冬季独有的养生方式和健康说法随之而来,有些操作或说法听起来科学健康,但权威专家表示,如果开展不当反而会带来健康风险。
2025-10-10 10:07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8日印发通知,对有效应对部分地区连阴雨天气影响、进一步做好秋粮产后服务和收购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2025-10-10 09:55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10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现场,屏幕显示奖项得主头像和姓名。据诺奖官网介绍,北川进1951年出生于日本,为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理查德·罗布森1937年出生于英国,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奥马尔·M·亚吉1965年出生于约旦,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2025-10-09 10:11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