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日报银川10月23日电 记者张文攀从宁夏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多年来,宁夏始终把防沙治沙作为荒漠化防治的重点工作,荒漠化和沙化土地连续25年实现“双缩减”,率先在全国实现了“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2024年全国林草湿荒普查结果显示,与2019年全国第六次监测结果相比,宁夏荒漠化沙化面积分别减少了71万亩和40.7万亩。
“十四五”期间,宁夏共实施林草项目287个,投资142.1亿元,2024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11.55%,较“十三五”末增长1.67个百分点,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56.9%,较“十三五”末增长0.4个百分点。宁夏重点打造了中卫腾格里沙漠生态保护修复与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标志性工程,今年6月30日,宁夏境内腾格里沙漠固沙锁边带全线贯通,力争年底前宁夏境内的毛乌素沙地流动沙地全面固定。同时,宁夏建立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项目统筹机制,自然资源、水利、农业农村、住建等部门统筹完成矿山生态修复44万亩,治理水土流失2600平方公里,建设农田防护林316公里,全区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67%、绿地率达39.9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0.77平方米,位居西北五省区第一。
在荒漠化防治中,宁夏全面应用当地率先发明、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评为“全球环境保护500佳”的草方格治沙技术,研发的刷状网绳草方格相较于传统草方格,使用寿命提高2至3年以上,蓝藻沙结皮技术让土壤结皮时间从20年缩短为2至3年,发明的“电动植苗器”不到10秒钟栽植一棵树,效率提高60%以上。宁夏还与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续签《共建国际荒漠化防治知识管理中心合作备忘录》,分享防沙治沙技术成果。今年7月,中国-中亚荒漠化防治合作中心落地宁夏,下一步,宁夏将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荒漠化防治“中国经验”。
《光明日报》(2025年10月24日 1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