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宋雅娟)10月28日至29日,国家园艺种质资源库2024-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中国果树种质资源多样性》丛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作为“十四五”时期重点工作成果,这套凝聚全国50余家科研单位、300多位专家20年心血的学术巨著正式全国首发,标志着我国果树种质资源事业迈入系统化、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新阶段,为推进种业振兴、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提供了坚实的资源支撑。
一部“百科全书”,全景呈现我国果树种质资源家底
“我国是世界果树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瓜果大宗果树野生近缘种一半起源于中国,三分之一栽培树种起源于中国。”丛书总主编、国家园艺种质资源库负责人王力荣研究员在发布会上介绍,这套丛书的编撰始于2006年,最初以桃种质资源为试点,历经筹备、主体编写、冲刺三个阶段,最终形成24卷、260万字、1万余幅彩图的鸿篇巨制,涵盖柑橘、苹果、桃、梨、葡萄等20多个主要果树树种,是全球首次全面、权威、系统介绍中国果树种质资源多样性的基础工具书。
翻开丛书,从仁果类、核果类、浆果类到干果类、柑橘类、热带亚热带果树,各类果树的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多样性跃然纸上。书中不仅系统描述了336个野生近缘种的基本性状及集中分布区,厘清了1036个植物学、生物学、果实经济性状及抗性性状的遗传多样性,还收录了2051份鲜食、加工、观赏等优异特异种质,为科研人员和产业从业者提供了“看得见、用得上”的资源图谱。
“这是我国首次系统完整、内容详实地展示果树种质资源多样性与创新利用成果。”王力荣表示,丛书以国家果树种质资源圃保存的无性繁殖种质为核心,依据统一的数据标准与描述规范,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全面呈现了我国果树种质资源的多样性格局,被专家评价为“中国果树种质资源多样性的百科全书”和“科研与育种的重要工具书”。
从战略安全到产业发展,为农业现代化赋能
“种质是农业‘芯片’中的‘芯片’,没有优质种质资源,再先进的育种技术也如同‘无米之炊’。”《中国果树种质资源多样性》丛书的出版,具有独特价值。
从战略安全层面看,丛书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供给筑牢了“基因基石”。农作物种质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的物质基础,也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作为世界上果树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此前虽拥有海量种质资源,但缺乏系统梳理与整合。丛书的出版“打通了种质资源和育种密切协作与有效利用的最后一公里”,让分散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可利用的亲本材料优势,为选育抗逆性强、品质优良的果树新品种提供了源头支撑。
在学术创新层面,丛书推动我国果树种质资源学科迈入新发展阶段。长期以来,全球果树种质资源研究多集中于单一树种或局部区域,缺乏系统性、全局性的总结。这部丛书首次实现了对我国主要果树树种种质资源的全面盘点与深度解析,不仅明确了各树种的遗传谱系与演化路径,还建立了统一的种质资源描述规范与数据标准,为后续科研工作提供了可参考、可复制的研究框架。
从产业发展角度,丛书是助力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的“金钥匙”。我国果树产业年产值超万亿元,涉及亿万农民增收。但长期以来,部分地区存在品种单一、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丛书通过清晰呈现不同果树种质的生态适应性、品质特性与经济价值,为各地发展特色果业提供了科学依据。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旭所言:“种业振兴第一仗是种质资源,丛书的出版在发现多样性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要继续开展基因多样性研究,为利用多样性打好基础,为果树振兴、农业振兴、乡村振兴做出应有贡献。”
助力种业振兴,为农业强国建设注入“源头活水”
“农业要实现强国,种业要振兴,种业振兴资源要先行。”刘旭强调,种质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的源头,是现代种业发展的核心基石,而这套丛书的出版,正是在“发现多样性”的关键环节迈出了坚实一步。当前,我国果树自主品种占比已突破60%,地方品种资源贡献率超过30%,充分证明了种质资源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总编辑沈银书说,农业种质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供给的战略性资源。《中国果树种质资源多样性》的出版填补了国内在果树种质遗传多样性领域的空白,成为全球首次全面、权威、系统介绍中国果树种质资源多样性的基础工具书,对于促进我国果树种质资源创新、保护和共享利用、推动我国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曹永生表示,丛书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原创性、权威性、科普性和实用性,要以丛书发布为契机,进一步构建果树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果树产业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园艺产业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全面振兴、国民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优质、营养、健康是其核心发展要求。”他表示,下一步要加快果树种质资源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推进重点作物种质创新与应用,让更多优异种质转化为优质品种,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发布会后,与会专家还赴国家作物种质库参观,现场交流园艺资源保存、数字化管理经验。未来,随着基因多样性研究的深入、共享服务体系的完善,我国果树产业将在种质资源保护、创新利用的道路上持续迈进,为种业振兴、农业强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