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林佳欣) 11月7日,由全球计算联盟(GCC)主办的 2025 全球计算大会(CGC2025)在深圳会展中心召开。大会以“筑新基・赋新能,拥抱 AI 新机遇”为主题,构建“1场主论坛+7场分论坛+1个年度主题展”活动矩阵,邀请6位中外院士、40余位产业高端专家、10余位国际嘉宾及超1000位全球计算领域专家学者参与,成为AI算力爆发期产业协同创新的关键平台。
活动现场
当前,全球计算产业正处于 AI 驱动的深刻变革期。据《全球算力十大趋势2026》显示:智能算力规模呈指数级增长;算力基础设施向高密化、液冷化、集群化转型;“东数西算”工程推动算力资源跨区域优化配置,为产业绿色发展奠定基础。
开幕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二级巡视员吴国纲在致辞中指出,计算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根基,是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支柱。他肯定了 GCC 成立以来的显著成效,表示联盟要秉持开放包容理念,深化标准国际互认,推进国际合作,构建互利共赢的全球计算产业生态。
GCC理事会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在致辞中表示,开放协作是信息技术产业的基因,也是实现全球共赢的必由之路。他表示,GCC会员规模已突破300 家,覆盖完整计算产业链生态,与多个国际产业组织建立战略合作,期望联盟加快全球化布局,打造链接全球资源的核心纽带。
GCC理事长、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金海系统介绍联盟年度成果与2026年规划。目前联盟已设立6大产业发展委员会与6个专业委员会,累计发布15余项产业报告、20余项团体标准、30余项测评项目,在多项技术领域取得突破。2026年,将重点打造Open AI Infra开放社区、推进超节点产业共识等工作,致力于成为国际知名的计算产业平台。
全球计算联盟(GCC)2025年度系列国际成果发布
大会主论坛设置“产业趋势与热点技术”“场景落地与生态共建”两大篇章,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分享前沿洞见。
GCC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欧洲科学院院士Torsten Hoefler阐述计算作为“新燃料”的核心价值,剖析AI时代算力优化关键路径;中国互联网协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邵广禄研判六大产业趋势,呼吁加快超大规模智算集群建设与全球化进程。
企业实践分享环节,华为昇腾计算业务总裁张迪煊详解超节点与液冷技术布局及生态共建成果;抖音集团解决方案架构师、GCC Open AI Infra社区技术指导委员会联席主席俞雄杰发布“大禹AI超节点架构”规范进展;安谋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标准与安全总监王骏超围绕标准化赋能生态落地分享实践;中电信人工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中国人民保险集团科技公司、商汤科技等企业代表,分别展现智算应用落地、金融场景AI实践及多模态大模型创新应用。
全球计算联盟分支机构授牌仪式
当天还举行多项重磅成果发布与授牌仪式:算力网产业发展委员会等4家GCC分支机构正式授牌;《全球算力十大趋势 2026》《算力经济绿色发展研究报告》等国际成果发布;《2025 年度全球计算产业应用案例集GMVPS》收录近60个优秀案例,37个案例获评“编委会特别推荐案例”,覆盖多行业创新应用场景。
全球计算联盟(GCC)分支机构2025年度系列国际成果发布
11月8日,大会还举办了6场分论坛,并开放“GCC年度主题展区”,持续为AI时代计算产业协同创新注入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