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2020年9月,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2020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明确,要抓紧制定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碳达峰”“碳中和”是全社会、各行业努力的方向目标,需要政府统筹、政策引导、市场调节、企业率先示范、全社会共同参与,形成更加浓厚的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
在党和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与“汽车强国”蓝图的要求下,比亚迪坚持技术创新,助力零碳目标,积极推动中国汽车工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智造屹立于世界。
顽固问题做“减法”,减排低碳谋发展
中国是个多煤少油的国家,煤炭和水能资源丰富,石油和天然气相对较少,石油对外依存度2020年已攀升至73%,水电、风电和光伏装机量都是世界第一。同时,中国正经历全球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城市化进程,从2010年到2020年,城镇化率从50%提升到了64%,汽车千人保有量从50台提升到近200台。然而,汽车的普及也带来环境污染问题,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成为有效改善空气质量问题的重要措施。
针对交通运输领域碳减排,比亚迪提出逐步在三个领域实现低碳化,在汽车尾气排放上做减法,就能在环境保护上做加法。
第一,率先实现公共交通的低碳化,通过推进公交、出租、网约车等全面电动化,率先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在新能源之城深圳,2017年实现了全市1.6万台公交车全面电动化,2018年实现了全市2.2万台出租车全面电动化,2021年网约车全面电动化也已开启。
第二,助力实现工程和物流的低碳化,通过推进城市卡车及专用车全面电动化,减少尾气排放。比亚迪实施“全市场+全产业链”战略,力争将交通运输领域用油的地方全面用电替代。
第三,加速私家车领域的低碳化,加速推进私家车领域电动车对燃油车的替代,最终进入汽车全面电动化时代。据中汽协最新数据,2021年5月国内新能源车销售21.7万辆,
新能源汽车单月渗透率首次突破10%。在深圳,私人电动车领域每消费3台车就有1台是新能源。此外,为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城市轨道交通需大中小运量协同发展,提高小运量轨道与地铁匹配比例,实现路网运行的低碳化。
关键技术做“加法”,自主创新开新局
作为全球新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比亚迪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企业自身发展,开发太阳能、储能电站、电动车、云轨、云巴等绿色技术和产品,打通能源从获取、存储到应用各环节,提供一揽子绿色解决方案,掌握了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比亚迪持续聚焦市场痛点,通过高安全刀片电池、高效率DM-i超级混动系统、高性能碳化硅芯片等创新技术,不断提升产业链价值。
同时,以开放的电池、电机、电控及芯片等全产业链核心技术,引领创新链发展,助力行业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2021年,比亚迪将加快关键零部件向行业开放供应,加速从产品的市场化1.0时代,迈向企业的市场化2.0时代。今年初,比亚迪在国内乘用车领域发布了品牌全新标志,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汽车工业百年变革,努力走出一条从自主创新到全面的开放创新之路。
低碳转型当先锋,绿色梦想共携手
早在2008年,比亚迪就提出了太阳能、储能和电动车的绿色梦想,除了用二次能源驱动交通体系,还开发出光伏、储能等清洁能源技术,推出“光储一体化”模式。比亚迪光储在2013年进入了日本市场,让电网吸收和并网更多可靠、安全、低价的可再生能源,助力能源结构调整,不断提高清洁能源占比。
作为全球最早进入电池储能领域的代表企业,比亚迪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创造连续13年0安全事故的运行佳绩。比亚迪坚持技术创新,加快企业和行业清洁能源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助力实现碳达峰,最终实现零碳目标。
过去十多年,比亚迪与深圳市大力推进交通运输领域节能减排,打造新能源之城全球标杆,深圳在电动车领域创造了许多全球第一:在公共领域,深圳是全球首个公交车全面电动化城市、全球纯电动出租车运营规模最大的城市、全球率先实现纯电动重卡商业化和规模化运营的城市;在私人领域,深圳现在每消费3台车,就有一台是电动车,“深圳制造”的比亚迪“汉”自去年上市以来,成为首款月销量过万的自主品牌中大型轿车,累计销量已突破8万辆。实现中国品牌首次立足于豪华轿车市场,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标杆车型。
加速汽车全面电动化,有助于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落实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议》,是我国实现2030和2060年减排目标的重要举措,同时减少石油依赖、治理空气污染、实现汽车强国梦。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比亚迪宣布启动企业碳中和规划研究,探索新能源汽车行业碳足迹标准,引领中国汽车行业迈入绿色发展新阶段。比亚迪争当可持续发展先锋,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组织社会公益及环保活动,在绿色采购、绿色生产、绿色运营等方面强化碳减排行动,同时通过绿色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实现企业节能减排,加快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和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为保护人类的共同家园、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曹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