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改革与科技互为赋能 成就“专业领军”企业 ——驰宏锗业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侧记
首页> 企业观察 > 正文

改革与科技互为赋能 成就“专业领军”企业 ——驰宏锗业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侧记

来源:光明网2023-05-24 17:12

  驰宏锗业作为中国铜业所属驰宏锌锗旗下的科改示范企业,自2018年成立以来,始终锚定打造锗产业原创技术策源地和锗产业链链长为目标,坚持改革与科技“两条腿走路”,推动形成了“以改革助科技,以科技促改革”的良性循环发展局面,实现了企业从弱到强、从强到优,在国务院国资委“科改示范企业”2022年度专项考核中获评“优秀”,并成为全国200家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之一。

  改革释放科技活力

  驰宏锗业坚持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以改革作为释放科技创新活力的重要手段,着力在科技创新体系、科技人才、基层创新等方面入手,打造特色鲜明的科技锗业。

  驰宏锗业将科技创新放在突出位置,不断优化健全核心技术体系和成果培育体系,加大高端科技人才引进力度,增加科研经费投入,整合项目研发团队,搭建创新平台,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难题。高质量打造“锗高纯材料及产业发展研究领域技术中心”,贯彻落实中铝集团“1+8”制度体系,搭建完成“创新平台、成果转化、机制体制”科技创新生态雏形。

  驰宏锗业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不断健全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按下了改革“快进键”。按照“五部一中心”组织机构设置,全员开展“全体起立找凳子”。通过建立完善全面业绩考核体系,制定与市场化改革相匹配的薪酬管理制度,通过深化内部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实施薪酬分配向关键岗位倾斜、细化岗位分配系数、加大二次分配力度等措施,全员绩效考核覆盖率100%,打破“大锅饭”,构建起以效益增长和效率提升为核心的职工收入同步增长机制,促进员工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思想转变,由内而外传递着改革的信号和决心。

  驰宏锗业始终秉承“科技创新要从生产一线开始抓”的原则,创新将工程师等技术人才下沉到班组,并鼓励全体员工以内部小项目、小改小革课题、QC活动等方式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及专利等技术成果申报。2020年-2022年,累计完成了28个科研项目,特别是2020年完成的高氯废水“零”排放,填补了国内空白,荣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

  科技释放改革动力

  科技激发改革“硬核动力”。截止目前,驰宏锗业以实际行动深化国企改革,已累计申报专利120余项,已获得授权91项、软件著作权2项,主导及参与国家和行业标准8项。产品类目也从单一的锗金属产品,逐渐发展涵盖高纯锗材料、锗单晶、锗系催化剂、红外锗镜片和红外整机等,产业链延伸发展得以全面铺开,实现了产能规模翻番,产品产量、产品种类、销售收入、科技储备和体制机制的全面提升,推进了锗产业的“蝶变”之路。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随着研发投入逐渐增加,驰宏锗业主动加强对外开放合作,先后与暨南大学、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等4家高校院所联合成立产学研合作平台及人才培养基地,高储能锗复合负极材料、高纯锗材料、锗基新材料技术和产业升级等科研项目如雨后春笋一般破土而出。2020年-2022年,驰宏锗业累计开展36项科研项目。其中,“超高纯锗制备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有序推进当中,光学被动式红外热化镜头研究与开发”项目也已进入验收阶段。

  改革效果怎么样,要看成果亮不亮。自成立之日起,驰宏锗业面对技术、销路的双重难题,坚决走以“科”促“改”发展路径,迅速确立了“研发—生产—推广—再研发”的科技创新持续发展模式,与国内知名院所共同成立“红外光学镜头/镜片联合实验室”,作为企业红外光学镜头/镜片的研发基地并小批量产出红外用锗毛坯片。以锗的优异透红外特性为出发点,结合自身优势领域,针对大中型工矿企业安全监测痛点,相继开发出了手持红外设备、工业窑炉红外热成像系统等“工业CT”应用类产品,产品可实现对工业大型电机、高温炉体、电力、大功率加热系统、钢包、电解槽等工业设备及系统的实时监控、提前预警,有效遏制设备、安全事故发生。

  企业效益好不好,要靠市场说话。驰宏锗业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研为抓手,以差异化竞争抢占市场”的经营思路,积极争取国内外市场,通过资源整合和多渠道客户拓展,五年来客户数量从无到有、翻了近40倍。面对一无国外市场信息、二无客户资源、三无专人开展业务的难题,多方协同下,成功完成了出口许可资质办理,打通了外贸出口流程,欧洲、美国、日本、以色列等国外客户激增。二氧化锗、微米级锗粉、锗粒等定制化新产品,实现了新产品销售持续创效。同时,按照“价值导向、跑赢市场”的理念,确立了以聚焦超高纯锗系材料和红外系统集成两大应用方向,积极拓展锗在光纤、红外、新能源等领域的应用研究。

  展望未来,驰宏锗业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聚焦提升驰宏锗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持续深耕主业领域,不断推进驰宏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打造专业突出、管理精益、特色明显、创新驱动的世界一流专精特新企业。(李雷)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精密产品 闪耀进博

  • 从“广交天下客”到“进博朋友圈”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1月4日,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是科学技术普及法自2002年公布施行以来的首次修订。
2024-11-08 09:59
为了种出茁壮可口的生菜,这群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农科院、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等高校院所的年轻人使出浑身解数。最终,产量高、品质好、能耗低、花费少的队伍将会胜出。
2024-11-08 09:57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张军团队首创片上光谱复用感知架构,自主研制了全球首款百通道百万像素高光谱实时成像器件,光能利用率创造世界纪录。
2024-11-08 09:55
11月6日,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融合点”行动首场活动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举办。该活动以“焊牢科技与产业融合点,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旨在通过供需精准对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2024-11-08 09:55
北京时间11月6日8时50分,正在执行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穿越赤道进入南半球。
2024-11-08 09:53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先进阿秒激光设施(西安部分)”建设正式启动。该设施由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承担建设,建设周期5年。
2024-11-07 03:50
近邻宜居行星巡天计划(以下简称“CHES计划”)观测策略日前在国际期刊《天文学杂志》发表。研究人员还模拟了目标恒星HD 88230周围宜居带存在一颗类地行星的情形,并进行了仿真观测与数据拟合。
2024-11-07 09:5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凯丰、副研究员杨阳团队制备了具有优异光学性能的低毒性蓝光胶体量子点,并以其溶液为光增益介质,实现了高度稳定的液体激光输出。
2024-11-07 09:50
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在75%左右,九成以上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收运处理,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逐步提升,农村脏乱差局面得到扭转。
2024-11-07 09:49
世界卫生组织(以下简称“世卫组织”)公布了一份清单,列出了17种能致人患严重疾病甚至死亡的病原体。
2024-11-07 09:48
IgE是过敏反应的核心免疫球蛋白,其与高亲和力受体FcεRI的相互作用至关重要。
2024-11-06 10:30
新一代数字技术蓬勃发展,数字化转型浪潮汹涌澎湃。直播将展示行业数字化最新发展趋势AI+等前沿技术的最佳场景应用。
2024-11-07 09:42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张立福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多维时空谱遥感数据综合与表征关键理论与方法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2024-11-06 10:30
独脚金内酯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重要植物激素,在调控植物分枝数目等生长发育关键性状中发挥关键作用。
2024-11-06 10:25
期待更多优秀的原创少儿科普读物引领孩子们走进精彩的科学世界,让孩子们在科学的滋养下茁壮成长。
2024-11-06 10:24
胸怀“国之大者”,探索国计民生的实问题。问题驱动研究,创新推动发展。
2024-11-06 10:23
团队开发了一种利用人工智能指导葡萄育种的新方法,有望缩短育种周期,加速葡萄品种创新。
2024-11-05 10:22
数据显示,全球物联网连接数持续快速增长,在物联网基础建设、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等方面,中国都“名列前茅”,今年我国物联网连接数有望突破30亿。
2024-11-05 10:21
第二次青藏科考队打破世界纪录,在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双湖县境内的普若岗日冰原钻取了全球中低纬度冰川最长的冰芯,长达324米。
2024-11-05 10:19
科学家走进校园做主题报告的宣讲形式,让现场师生不仅能感悟科学家精神、研习科学家攻坚克难路径,还可获得学术大家面对面的指导。
2024-11-05 10:1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