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0月31日是世界城市日,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是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重要空间。城市治理是保障城市功能有序运转、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抓手。近年来,中国煤科重庆设计院围绕城市功能提升、民生改善、现代社区建设、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等方面,逐步构建起“安全为底线、宜居为基础、韧性为支撑”的城市治理模式,绘就了城市治理的新画卷。
焕新工业遗存,推动历史文化保护利用
重庆艺术公园煤棚更新改造项目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建筑面积共计2.7万平方米,项目前身是重庆电厂,自2014年停产搬迁后,其核心建筑群长期处于闲置状态。设计聚焦“空间重塑、功能复合、绿色低碳与商业赋能”四大核心要点,在保留工业肌理的基础上植入商业业态、培育消费场景、拓展文化运营价值,推动工业遗存从“闲置资源”向“城市文化基础设施与商业活力新锚点”转型。通过整体性设计与市场化运营相结合,实现工业空间的再生与功能活化,构建出一套可复制、可持续的城市治理样本,为同类工业遗存的现代化治理提供重要实践路径。
 
 
协同更新片区,促进城市功能提升
石桥铺商圈瑞安花苑等5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和陈家坪立交周边沿街建筑综合整治项目位于九龙坡区石桥铺商圈,改造建筑总面积约19.6万平方米,旨在解决片区因建成年代较早而面临的公共功能滞后、产业动能不足与空间品质不高等综合治理难题。设计以“激发社区活力、赋能商圈发展”为核心目标,通过保留并转化原有材料、色彩和地形地貌,植入适应性新功能,精准回应居民现代生活需求,并通过产业空间整合与业态升级,构建连接人与产业的商圈新纽带。通过系统性设计显著提升了区域的规划、建设、管理、交通及韧性水平,全面优化了经济、生活、生态品质,致力于打造宜居与兴业良性互动的城市更新标杆。
 
整治外墙安全隐患,筑牢民生安全底线
重庆市和合家园片区位于两江新区,包含8个住宅小区约110栋建筑,建成年限15~20年不等。项目聚焦建成年代久远、外墙饰面及抹灰层大面积剥落所引发的严重高空坠物风险问题,该问题直接威胁居民安全,对街区整体风貌造成持续性的破坏。设计以“安全优先、风貌协调、精准修复、预防衍生”为原则,通过翔实勘查和系统检测,精准识别构造层空鼓、保温层脱落、饰面砖脱落等差异化问题,并对周边松动区域进行排查,制定分类修复与预加固策略,开展差异化、精细化的点位修补与局部强化。在全面排除高空安全隐患的同时,实现建筑外立面的结构完整与风貌协调,提升了街区整体环境品质与城市治理的综合效能。
 
 
创新社区治理,推动现代社区共建共享
电气五村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黄桷坪街道,改造建筑总面积为14654.35平方米,总立面面积为8620.82平方米。本次改造聚焦于九龙半岛老旧小区普遍存在的设施设备老化、建筑风貌杂乱、公共空间品质不高、社区认同感薄弱等城市治理典型问题,以“统筹协调、功能优先、文化传承、共建共治”为治理原则,通过更新老化管网、提升消防设施、优化交通流线等措施补齐民生短板,增强社区安全性和宜居性;同时通过统一建筑色彩、规范店招标识、延续地域肌理,实现街区风貌与周边环境的有机协调。项目实施后将显著提升九龙半岛的城市形象品质,增强市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也为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构建精细化治理长效机制提供了有益实践。
 
 
下一步,中国煤科重庆设计院将坚持“设计创造价值工程成就美好”的品牌理念,持续探索城市治理的新路子,以设计创新激活城市空间价值,为加快推进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贡献技术力量。(张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