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张佳兴)11月3日,自然资源部公布前三季度海洋经济发展情况。据悉,我国海洋空间资源和能源保障能力稳步提升,海洋食物、水资源供给基础不断筑牢。
海洋空间资源和能源保障方面。前三季度,全国批准用海用岛面积26.2万公顷,同比增长19.2%,项目涉及投资额超6419亿元,有效保障了重大项目用海用岛需求。海洋油气资源勘探成效显著,南海北部湾海域涠洲10-5南油气田钻遇厚度211米油气层,实现我国海域首个变质砂岩、板岩潜山勘探重大突破,渤海湾盆地辽中凹陷古近系岩性勘探领域成功钻获高产油气井,进一步夯实我国海上油气资源储量基础。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利用有序推进,垦利10-2油田群(一期)、东方1-1气田、涠洲6-8油田二期、文昌16-2油田等油气开发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新建产能接续发力助推海洋油气供给能力稳步提升,海洋原油、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0%、17.7%。海洋清洁能源供给水平不断提高,前三季度,海上风电发电量、新增并网容量同比分别增长3.7%、42.1%。我国离岸距离最远海上风电项目“江苏大丰(800兆瓦)”首批机组并网发电,上海市单体容量最大海上风电项目“金山海上风电场一期(306兆瓦)”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海上风电向深远海、大容量加速迈进。
海洋食物、水资源供给方面。“蓝色粮仓”建设扎实推进,前三季度国内海洋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4.8%,其中海水养殖产量同比增长5.7%,海水养殖不断发挥海水产品供给压舱石作用。风渔融合发展模式加速推进,全国首个吸力筒基础桁架式“风渔融合”型海洋牧场“盛唐一号”在广东汕头投产,粤东最大桁架式重型风渔融合海洋牧场平台“龙宫号”安全投放并完成首批章红鱼鱼苗投放,江苏省首座风光渔一体化半潜式海洋牧场“国能黄海1号”正式下水。海水利用项目建设有序开展,河北唐山形成以“发电冷却水—淡化海水—浓海水提溴”为路径的海水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建成5万吨海水淡化二期项目,年产4000吨溴素项目一期进入试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