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企业创新重构氢能版图 国产膜电极产业加速蜕变
首页> 能源财经 > 正文

企业创新重构氢能版图 国产膜电极产业加速蜕变

来源:光明网2022-05-24 11:11

  从北京冬奥会到《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氢能从实践成效到政策扶持,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行业的利好发展环境必定带动细分领域。对于整个产业链中游的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以及下游的氢能汽车制造而言,无疑是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中国氢能联盟预测,2025年中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招商证券预计,2025年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将达10万辆,2020-2025年复合增长率近70%;届时市场规模有望达800亿元。这对于氢燃料电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膜电极而言,同样是不可多得的一大机遇。作为组成氢燃料电池的关键组件,过去膜电极严重依赖国外技术,近几年才取得了一定进展。

  说到膜电极,就不得不提鸿基创能,公开资料显示,该公司是由美锦能源与前巴拉德首席科学家、加拿大工程院叶思宇院士团队共同创建的,是国内首家实现氢燃料电池膜电极产业化的企业,创立近五年,已发展成为国内膜电极行业头部企业,占据国内膜电极50%以上的市场份额,并在2021年完成了100万片膜电极下线的华丽蜕变。

  打破技术壁垒,实现国产膜电极产业化

  如果说电堆是燃料电池的“心脏”,决定整车动力特性,那么膜电极就是电堆的“芯片”,是氢能转化成电能的反应场所。

  由此可见,膜电极对于整个氢燃料电池行业乃至整个氢能汽车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从全球燃料电池产业格局来看,组成燃料电池的一些核心零部件依然需要进口,甚至还存在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现象。作为燃料电池的“芯片”,膜电极的产业化水平将决定一个地区乃至国内氢能汽车产业的“命脉”。

  随着膜电极市场进入快速增量期,参与角逐的“玩家”越来越多,其中近几年崛起速度最快的当属鸿基创能。

  据了解,鸿基创能是美锦能源联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叶思宇领衔的技术团队创建,拥有超过30年的燃料电池膜电极及电堆的研发和产业化经验,并且承担了多项政府科技攻关项目。鸿基创能开发了CCM阴阳极双面直接涂布技术、膜电极一体化成型技术、膜电极自动化快速封装技术,为膜电极大规模产业化奠定坚实基础,也在今后国产膜电极快速降本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

  产品和技术方面,公司科研团队开发了国内领先的CCM阴阳极双面直接涂布技术、膜电极一体化成型技术、膜电极自动化快速封装技术,生产的CCM及膜电极产品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目前CCM日产能达12000片,膜电极成品日产能达到8000片以上,在规模化产量能力的基础上,CCM良品率达到了99.93%,膜电极达到了99.4%,产品性能、一致性、良品率均位居全国前列,对标国际一流水平。

  该公司目前已和国内外超过80家燃料电池电堆客户形成有效合作机制,客户范围涵盖亚洲、北美、欧洲等地区的知名燃料电池企业,出货的产品获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配套的车型包括燃料电池客车、燃料电池厢式车、燃料电池重卡等,在国内自主化膜电极配套车型案例中位居前列。”

  找准行业痛点,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

  在掌握核心技术的基础上,鸿基创能在近几年迎来多个项目落地,稳定了自身在膜电极行业内的地位。

  2020年,在全球疫情引发的萧条形势之下,鸿基创能公布业绩数据,第一季度仍斩获4500万元订单,仅3月份就收到国内订单2700万元。

  2020年7月,国家能源局公示了能源领域“科技助力经济2020”重点专项拟立项项目,鸿基创能的“高性能长寿命燃料电池膜电极研发及在氢能重载车辆示范应用”项目脱颖而出,入选重点专项。

  2020年10月,鸿基创能牵头大亚湾催化剂、气体扩散层、质子交换膜“最强军团”——济平新能源、通用氢能、东材科技,共同举办四方战略合作协议签订仪式,打通大湾区氢燃料电池核心材料自主化之路,为大湾区申报氢能示范城市群创造有利条件。

  2021年5月,鸿基创能燃料电池高性能膜电极产业化项目在广东佛山南海区落地,该项目计划投资1亿元,包括燃料电池膜电极和PEM电解水制氢膜电极产业化基地。据了解,项目将引进包括加拿大工程院士在内的公司核心团队,针对PEM电解水制氢膜电极进行产业化开发及相应的产学研合作。

  2021年10月,鸿基创能100万片膜电极下线仪式举行,也迎来了其里程碑时刻。鸿基创能的100万片是其在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间的产销数量,能够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实现“大跨越”,充分印证了鸿基创能过硬的产品实力及大规模批量化的供应能力。

  鸿基创能的背后,是向来行事低调却已布局氢能领域全产业链的行业龙头美锦能源。源头可追溯至2017年,美锦能源在氢能产业展开大举布局,先是入主了氢燃料电池商用车整车企业飞驰,而后又联合顶级技术团队创建膜电极的鸿基创能。不得不承认,所有资本和科学技术是相互推动,相互依存、良性循环的关系。

  鸿基创能作为整个美锦能源氢能产业链条上的一环,对整个产业布局意义十足。在美锦能源的整合和推动下,鸿基创能、国鸿氢能、飞驰汽车三个公司已经形成密切的产业链协同关系,形成“膜电极-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总成-燃料电池商用车整车”的闭环链条,可以充分共享行业信息和资源,形成共同升级迭代技术、高效和低成本开发产品的良性合作局面。(小柯)

注:此文属于光明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山东荣成:牡蛎迎丰收

  • 安徽淮北:校园科技节 感受科技魅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由于轴子暗物质信号极其微弱,经典磁场干扰可能成为高灵敏识别轴子信号的巨大挑战。
2024-11-12 09:09
该项目位于福建东山县杏陈镇、前楼镇海域,该地区多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204小时,太阳能资源丰富,年平均风速5.2米/秒、最大风速可达48米/秒。
2024-11-12 09:09
在“夸父”设施园区,有数座单体建筑(科研厂房),它们都是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的子系统,每个科研厂房里都有多个系统正在建设和运行。
2024-11-12 09:08
未来,核聚变能将在人类的能源系统中占据非常大的比重,来自核聚变的清洁、持久且便宜的电能会走进千家万户。
2024-11-12 09:06
非编码RNA可能成为未来癌症诊疗的新指标和新靶点,其独特的细胞类型特异性表达也为实现个性化医疗提供了可能。
2024-11-12 09:05
11月11日,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和空军航空大学“红鹰”飞行表演队展翅珠海,以独特的方式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成立75周年。
2024-11-12 09:06
在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授钟柏昌看来,用信息化手段为水火箭这类跨学科教学项目“赋能”,是开展科普教学创新的有效尝试。
2024-11-11 09:39
今年的滑雪季即将到来,全国冰雪资源何处多?日前,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综合多种气象指标发布了冰雪资源数据,为滑雪爱好者和滑雪场经营者打造了一把“冰雪资源量尺”。
2024-11-11 04:05
受今年第22号台风“银杏”影响,预计11月11日至12日,海南省中部及东南部将有中到大雨,万泉河、昌化江及沿海部分河流将出现小幅涨水过程。
2024-11-11 04:05
这一研究成果区分了BLA向同侧和对侧大脑半球投射在情绪和相关记忆形成中的不同作用,发现了BLA到对侧NAc神经投射在编码负性情绪和引发逃避行为中的关键作用,揭示了跨脑半球神经连接的一个重要功能。
2024-11-11 04:05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大国间竞争形成叠加态势,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的时期。
2024-11-11 04:05
收获时节,走进浦城县仙阳镇的谢华安院士工作站,种粮大户钟安森没有下田,而是在大屏幕前查看农田的各项数据。
2024-11-11 04:05
11月4日,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是科学技术普及法自2002年公布施行以来的首次修订。
2024-11-08 09:59
为了种出茁壮可口的生菜,这群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农科院、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等高校院所的年轻人使出浑身解数。最终,产量高、品质好、能耗低、花费少的队伍将会胜出。
2024-11-08 09:57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张军团队首创片上光谱复用感知架构,自主研制了全球首款百通道百万像素高光谱实时成像器件,光能利用率创造世界纪录。
2024-11-08 09:55
11月6日,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融合点”行动首场活动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举办。该活动以“焊牢科技与产业融合点,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旨在通过供需精准对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2024-11-08 09:55
北京时间11月6日8时50分,正在执行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穿越赤道进入南半球。
2024-11-08 09:53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先进阿秒激光设施(西安部分)”建设正式启动。该设施由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承担建设,建设周期5年。
2024-11-07 03:50
近邻宜居行星巡天计划(以下简称“CHES计划”)观测策略日前在国际期刊《天文学杂志》发表。研究人员还模拟了目标恒星HD 88230周围宜居带存在一颗类地行星的情形,并进行了仿真观测与数据拟合。
2024-11-07 09:5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凯丰、副研究员杨阳团队制备了具有优异光学性能的低毒性蓝光胶体量子点,并以其溶液为光增益介质,实现了高度稳定的液体激光输出。
2024-11-07 09:5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