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海信CES2024:打破屏幕边界重塑场景未来
首页> 科技频道> 公司焦点 > 正文

海信CES2024:打破屏幕边界重塑场景未来

来源:光明网2024-01-11 09:47

  当地时间1月9日,2024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2024)在美国举行,海信携全球首款8K屏幕发声激光电视、全球首款40000+分区Mini LED电视等全场景显示技术解决方案集中亮相,打破显示屏幕边界、重塑场景未来。作为行业里少有的在显示技术、智能家电领域进行全方位、深度布局的企业,海信的ConnectLife平台实现从单一产品智能到全屋智能的跨越,为未来智慧生活带来更多想象。

海信CES2024:打破屏幕边界重塑场景未来

  全场景显示:超越屏幕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家电行业正从单一产品向智能化、以用户为中心和以场景驱动的解决方案转变。去年9月海信发布了未来的技术战略——The Scenario-driven Future of Tech(以场景致未来)。今年的CES展上,从家居场景到车载场景,海信聚焦用户需求展现了全场景显示技术的强大实力。

海信CES2024:打破屏幕边界重塑场景未来

  “海信不仅仅是在制造屏幕,而更是在打造场景。我们致力于将显示技术融入生活,让世界更加紧密联系在一起,提供超越屏幕的体验,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海信国际营销公司副总裁David Gold在CES开幕前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海信将持续打破传统显示屏幕边界,让显示技术走出家庭,走进办公室、教室、医院、体育场馆、车辆等使用场景,将以场景化体验服务消费者。

  在家居场景中,海信ULED X、激光显示等技术及产品通过极致画质、大尺寸屏幕和生动的视觉效果,重新定义家庭娱乐。无论是游戏玩家、体育或电影爱好者,海信都能通过屏幕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娱乐解决方案。

  在行业热门的高端Mini LED电视领域,海信带来了110英寸新品UX。在海信电视ULED X场景画质技术平台的加持下,110UX成为行业最高40000+分区Mini LED电视,峰值亮度突破10000尼特,色域达到90%BT.2020,烈日高阳和暗夜烟火都能极致呈现。在Mini LED电视外观上,海信也实现了新突破,带来了行业最薄4K Mini LED电视75UX,厚度小于14mm极致超薄贴墙,完美融入家居。

  自2012年在CES上推出激光电视技术原型机以来,海信几乎每年都会在CES上推出激光显示技术新品,技术形态越来越多元,场景越来越丰富。今年,海信激光电视展出5款首创性新品,成为本届CES上最具创新活力的显示品类。

  全球首款100英寸卷曲屏激光电视,一键升降把电视屏幕卷进机柜,轻便移动让客厅、卧室随时随地变身电影院。而全球首款8K屏幕发声激光电视,通过光学引擎实现了对3300万个像素点的精准控制,还搭载了3.4㎡的全球最大发声屏幕、10万级发声单元,是屏幕更是超大声场,沉浸体验澎湃而来。海信88英寸小型超轻薄激光电视,凭借14英寸笔记本大小的机身,成为业界主机最小的4K激光电视。

  形态更酷炫的同时,海信还实现了激光电视画质性能的突破式提升。全球首款动态控光激光电视、光谱选择屏激光电视把光的利用效率提升50%以上,实现了更高的对比度和画面层次感。

海信CES2024:打破屏幕边界重塑场景未来

  在车载显示场景,海信激光全息AR-HUD和激光全景投影解决方案,展现了激光显示在车载领域的极大潜力。全色激光显示用更小体积、更大显示面积、更清晰画质成为车载显示的最佳选择。借助车载光学技术,海信把车窗变成影像巨幕,汽车变身行驶的沉浸影院,吸引了多国观展者打卡。

海信CES2024:打破屏幕边界重塑场景未来

  从单一智能到全屋智能:改变与空间互动的方式

  智能化是今年CES各大科技企业比拼的重头戏。海信作为行业里少有的在显示技术、智能家电领域进行全方位、深度布局的企业,完整覆盖黑电、白电和厨电三大家电业务板块,拥有独特的技术优势。

海信CES2024:打破屏幕边界重塑场景未来

  海信展示的ConnectLife智能家居平台将海信旗下主要家电品牌的产品、功能、服务都合并到一个应用程序中,实现了从单品智能到全屋智能跨越,改变消费者与空间互动的方式。聚焦用户在健康、智能、节能方面的需求,ConnectLife智能家居平台为用户提供智能厨房、智能能源、智能服务、智能空净、智能洗护等丰富的场景和服务。

  基于智能厨房场景,可为用户打通食材采购、食材管理、智能烹饪、个性化配酒及餐具智能洗涤,提供全流程、自动化、高效率的食材采购、烹饪和用餐服务。海信推出的具有自动投放和自动烘干功能的智能嵌入式洗碗机,凭借出色的智能技术和产品设计荣获“2024CES创新奖”。

  从B2C到B2B:海信高端化转型成果显现

  近年来,海信在加快高端家电产业布局的同时,积极拓展布局精准医疗、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B2B领域。在海信B2B展区,海信展示了在汽车电子及智慧医疗等产业的技术和产品。

海信CES2024:打破屏幕边界重塑场景未来

  海信已将汽车电子定为第二增长曲线之一,今年汽车电子产业首次亮相CES。海信旗下三电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汽车空调压缩机和汽车空调系统一级制造供应商,生产的车载空调压缩机销售量占有率排名全球第二。

  当下电动汽车愈发普及,但其无法像燃油汽车一样通过二次利用发动机废热,导致冬季续航里程衰减成为行业一大痛点问题。而三电的全新ITMS(综合热管理系统)是公司的核心技术,能够通过自然冷媒宽温域热泵技术、二次循环水路、集成热管理模块、废热回收技术等为电动车驾舱、电池、电机及电控在不同的环境温度情况下提供均衡的温度管理,有效提高驾乘舒适度,同时提升冬季续航里程,做到节能减排。

海信CES2024:打破屏幕边界重塑场景未来

  在CES现场,三电通过以蓝色显示冷水流量和红色显示热水流量的方式,直观地展示了车辆空调以及设备的冷却和温度控制系统以及使用 ITMS(3.0)生产冷水(5°C)和热水(40°C),让参观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海信CES2024:打破屏幕边界重塑场景未来

  海信展出的32英寸 4K 3D内窥显示器和智能超声HD80系列也吸引关注。海信超声HD80系列是一款全身临床型智能超声,具有突出的智能化功能,采用新一代超声平台,能够动态实时无延迟的全自动检出病灶位置,提高医生工作效率,让诊疗更简单。

海信CES2024:打破屏幕边界重塑场景未来

  CES连接并预言未来。这一世界科技风向标级的展会,20余年来见证了海信等中国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和全球化发展进程,也将继续见证在场景化、智能化的技术浪潮中,中国企业的新作为。(刘鹏)

注:此文属于光明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夏日高原辫状河流

  • 雨中丹霞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既能上天飞行,也能踏海遨游,我国完全自主研制的AG600“鲲龙”飞机,正是这样的“跨界”航空装备。近期,“鲲龙”喜讯频传——4月20日,获颁中国民航局型号合格证;5月6日,批产首架机总装下线;5月18日,顺利完成生产试飞;6月11日,获颁中国民航局生产许可证。
2025-06-23 09:32
记者从展会上感受到,过去几年氢燃料汽车的发展倒逼氢能产业的发展,而今,氢能的应用从燃料电池车的单一赛道向其他行业辐射。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丰田中国氢能事业总部领域长真锅晃太表示,中国实现2035年百万辆燃料电池汽车规模的目标面临挑战。
2025-06-23 09:31
近日,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血液病医学部高晓宁教授团队和周杰教授团队合作,在国际著名期刊《Oncogene》发表突破性研究成果,首次揭示PHF19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致命开关”作用,为破解白血病复发耐药难题带来全新解决方案。团队首次阐明WTAP-PHF19调控轴的双重表观遗传调控机制,这相当于找到了癌细胞的“能量总控开关”。
2025-06-23 09:29
科研之路道阻且长,如何选对方向?如何坚定信念走得更好、走得更远?我们邀请了几名在不同领域从事科研工作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请他们讲述自己当初为何选择投身科研,并勇毅前行、不断攀登科技高峰的故事。
2025-06-23 09:27
一种能够为任何3D打印器官快速设计血管网络的计算模型,可能让我们离无需供体即可移植人工肝脏、肾脏或心脏的目标更近一步。研究人员利用模型,为一个由肾细胞3D打印而成的1厘米宽环形结构设计了由25条血管组成的网络,整个过程仅用了几分钟。
2025-06-23 09:22
在6月18日至20日举行的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海)(MWC上海2025)上,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集中亮相。
2025-06-20 10:21
每年春天,在南半球夜空的指引下,数十亿只布冈夜蛾会向南迁徙1000公里,到达澳大利亚的阿尔卑斯山脉。
2025-06-20 10:21
厦门大学柔性电子(未来技术)研究院教授梁亮亮团队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刘小钢团队,在镧系元素掺杂光子雪崩上转换纳米晶研究中取得进展。
2025-06-20 10:21
几十万年前,不只是我们“毛茸茸”的祖先在奔跑、狩猎、生火,还有许多其他“人类亲戚”也栖居在地球上。
2025-06-20 10:21
记者从上海海洋大学获悉,该校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海洋大学eDNA工程中心张玮研究小组在四川稻城海子山保护区的从前措,完成了一次令人兴奋的“生命寻宝”——发现并命名了一种全新的藻类。
2025-06-20 04:40
大力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
2025-06-19 19:13
在生命起源的奥秘中,胚胎发育始终是深受关注的谜题之一。研究发现,在小鼠胚胎发育到7.75天时,胚内、胚外层交界处出现一个独特的信号“洼地”——器官原基决定区(PDZ)。
2025-06-19 10:00
高校学术共同体是科学家精神的培育者、践行者、传承者,以科学家精神引领学术共同体文化建设、以制度机制创新推进科学家精神转化为学术共同体的行动自觉,必将推动高校充分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中做出积极贡献。
2025-06-19 09:58
今年麦收期间,各地积极应对高温炎热和多轮大范围降雨天气影响,高效调度机具,强化部门协作,加强服务保障,全力组织抢收,努力做到适收快收、应收尽收。
2025-06-19 09:56
干细胞储备耗竭及其引发的组织再生与稳态维持能力下降,是机体衰老和衰老相关疾病的关键特征。
2025-06-19 09:56
设立20多年来,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有力支持了一批优秀学术带头人自主组建、带领研究团队开展创新性的基础研究。
2025-06-19 09:55
今年以来,DeepSeek“破圈”跻身全球人工智能大模型“顶流”,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入多个应用场景……
2025-06-19 09:53
海洋给人的传统印象,一是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二是靠天吃饭。渔民们世世代代出海撒网,找鱼靠经验、收成靠运气,虽然要受天气、季节、水文等的影响,却从不担心无鱼可捕。
2025-06-19 09:57
(记者魏依晨)记者6月15日从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在多样性调查中发现了昆虫新属新物种——桂刺蛾。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郭连金介绍,基于线粒体编码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I(COI)基因的分析表明,桂刺蛾属为单系群。
2025-06-18 10:23
几年前,我开始使用聊天机器人ChatGPT时,还觉得离通用人工智能(AGI)很遥远。我发起的研究项目正是围绕上述情况展开的,并希望构建一种只有智能,没有自我、没有目标,并且具有极有限行动能力的AI。
2025-06-18 10:2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