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行业独家0有害蓝光,海信激光电视新品星光S1 Pro发布
首页> 科技频道> 公司焦点 > 正文

行业独家0有害蓝光,海信激光电视新品星光S1 Pro发布

来源:光明网2024-06-13 05:02

  当下,随着家庭娱乐需求向多样化演变,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显示产品逐渐朝着功能细分化的方向发展。其中,向大屏化不断迈步的电视,承担起家庭“观看最舒适、最沉浸”显示产品的重任,日益凸显的优势愈发受到用户青睐。

  据奥维云网(AVC)推总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中国彩电市场75英寸及以上产品销量份额全线提升,其中100英寸以上大屏电视的销量同比增长更超过300%。显然,家庭巨幕时代的来临,为电视行业的发展进程揭开了新的篇章。

  作为家庭大屏时代的引领者,海信激光电视率先完成新一代显示技术的全面进化。6月12日,在2024海信激光电视新品发布会上,万众期待的星光S1 Pro重磅发布。新品不仅继承了海信激光电视大屏护眼的优势基因,更凭借行业独家0有害蓝光,电影院同源技术、百吋折叠入户等全方位升级,铸就了最护眼电视的“全面进化体”。标志着海信激光电视的大屏布局,迎来了从“技术成熟”走向“追求极致”的全新发展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海信激光电视星光S1 Pro还是2024欧洲杯官方指定电视。在大屏观赛场景来临之际,海信激光面向全球瞩目发布星光S1 Pro,以实力向用户传递出“看大屏还得是海信激光电视”的坚定声音。

  行业独家0有害蓝光验证,再登护眼巅峰

  为追求更健康舒适的大屏观影、观赛体验,星光S1 Pro率先实现超越用户期待的“0有害蓝光”,做到从光源规避415-455nm的有害蓝光波段,从源头上实现真正的健康护眼。

  作为行业“护眼大满贯”,星光S1 Pro达成了屏幕反射率<1%的行业新低,全面解决了屏幕反光、倒影等问题;350-450nits的舒适入眼亮度,75-100英寸的菲涅尔抗光屏等10大护眼科技全方位加持,实现3米内无视觉负担、舒享百吋大屏的差异化体验。

  电影院同源技术,还原电影音画质感

  从护眼巅峰到极致沉浸,星光S1 Pro也为用户带来了原声原色的视听盛宴。在画质上,星光S1 Pro具备电影院同源技术,通过全新一代LPU数字激光引擎,实现了151% DCI-P3行业色域天花板和超越专业监视器的色准。以丰富、精准的色彩控制能力,让每一帧画面都能最大程度呈现原汁原味的电影质感。

  面对更高阶的观影发烧友,星光S1 Pro的 AI广色域映射功能可实现最接近原片的色彩效果;而电影制作人模式可进一步还原电影原有的动态画面质感和胶片感,让高清影视巨作以原色呈现在家庭大屏上。

  同时,星光S1 Pro也带来了更具影院质感的原声体验。全系哈曼卡顿定制声学系统和106W的高功率,让声音的所有细节悉数展现,配合可下潜至35Hz的独立低音炮,立体感和临场感进一步得到提升。在AI空间声学校正技术的加持下,星光S1 Pro可智能适配不同客厅环境,打造用户专属的影院沉浸体验。

  百吋折叠入户,成就最易入户的大屏电视

  在原有技术基础上,星光S1 Pro再次迭变屏幕可折叠2.0技术。全新蝶翼框架设计,由原来的2点对折,演变为可8点全折叠,将百吋大屏轻松折进Mini包装箱,进一步升级了省心高效的大屏入户体验。而可折叠2.0技术的进化,也充分说明,海信激光电视具备将此技术运用在更大尺寸段上的技术能力,和在大屏布局上的信心。

  而在家庭空间里,星光S1 Pro同样以2cm行业最薄屏幕厚度、同尺寸液晶电视1/5重的超轻屏幕优势、无需嵌入的0贴墙效果,充分诠释了“薄、轻、贴”的家居融合极致美学。

  当然,作为“全面进化体”的星光S1 Pro还通过AI技术和智能交互的全场景应用,进化成为一台更懂你的电视。基于海信星海大模型,星光S1 Pro不仅可以实现AI语音交互,还能查询欧洲杯球员信息、预约赛事等;此外,双AI摄像头还能自识别调整画面参数,实现一键校正;同时实现NFC便捷投屏和家居生态平台的智能交互。

  海信激光电视星光S1 Pro不仅为用户带来了健康舒适的视听盛宴,更以真实的原声原色、震撼的音画效果、便捷的入户体验,充分彰显了最强护眼电视“全面进化体”的行业领先实力。正如海信激光显示总经理、首席科学家刘显荣所说:海信激光电视希望带给大家更多元的陪伴,观影可沉浸,休闲可提供好的家居氛围,在革新的未来路上永不止步。(黄家辉)

注:此文属于光明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印度客机坠毁爆炸 警方说已找到超200具遗体

  • 联大紧急特别会议要求以巴冲突方立即无条件永久停火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3月,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正式通过验收,建成了国际上综合实力最强的空间天气地基区域监测网络。
2025-06-13 09:45
前不久,一场人形机器人格斗擂台赛引发了全球关注。
2025-06-13 09:44
系外行星大气研究对理解行星形成、演化和宜居性具有重要意义。
2025-06-13 09:38
地磁暴,是由太阳表面活动引起的地球磁场全球性剧烈扰动现象。据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消息,受5月31日太阳爆发活动影响,北京时间6月1日14时至2日14时,先后出现了6小时特大地磁暴。
2025-06-13 09:37
中外科学家团队在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取得四足类足迹的重要发现,首次记录了华南白垩纪地层的哺乳形类及恐龙足迹组合。
2025-06-13 09:35
“如果你是一名文科生,将有机会学习数学和计算机,将来可能成为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生”,这是不久前,复旦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发布会上传出的消息。
2025-06-12 18:17
一种新的神经细胞网络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2025-06-12 09:52
这一机器人仿生手灵感源于人类手部的生物智慧。
2025-06-12 09:46
冬虫夏草学名叫“中华线虫草”,其实是一种寄生蝙蝠蛾幼虫的真菌。线虫草在白垩纪就已经寄生蚂蚁的基干类群,学会了“操控蚂蚁”,而这类寄生蚂蚁的线虫草,正是如今最繁盛的一支。
2025-06-12 09:43
来自NASA的3位科学家分析了2020—2024年间坠落地球的523颗“星链”卫星在不同太阳活动水平的轨道变化。美国《商业内幕》网站报道称,很多科学家担心“星链”卫星可能会以人们尚不了解的方式破坏大气层。
2025-06-12 09:40
天气越来越热,我们中医院急诊西北角的药膳坊门前,同样“火热”。现在,“中医药+餐饮”在很多地方越来越火,药膳面包等产品吸引了很多消费者,也带动了更多人了解中医药知识和养生理念。
2025-06-12 09:37
中毒、缺氧、病原体侵袭……这些突如其来的“变故”会诱发生命应激反应。
2025-06-11 09:27
传统人工智能研究聚焦于物体识别准确率,却鲜少探讨模型是否真正“理解”物体含义。
2025-06-11 09:26
为满足小农户的粮食干燥需求,该所联合国内多家单位研制出智能化可移动牵引式烘干机。
2025-06-11 09:25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以满足企业绿色用能需求、提升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水平为目标,建设绿电直连项目。
2025-06-11 09:23
 地处浙皖赣三省交界处的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候选区,由衢州市开化县的钱江源园区与丽水市的百山祖园区组成,总面积约747平方公里。
2025-06-11 09:23
为发挥警示作用,切实推动问题整改,第三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9日对第一批典型案例进行集中公开通报。
2025-06-10 10:04
6月8日,国产人形机器人携手机器狗攀上湖北燕矶长江大桥,挑战在全球最长猫道上行走。
2025-06-10 10:03
夏日,生机勃勃,在北京市温榆河公园“生态心”区域,这里没有人工干预和打理,一切都在“野蛮”生长。
2025-06-10 10:02
日前,位于重庆巫山的五里坡管理中心在科研监测中发现了2个新属共8个新物种,这是继2022年发现4个新物种后该中心在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再次发现新物种。
2025-06-10 09: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