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4月8日,第91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CMEF 2025)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本次展会共设有13个展馆,分为国产高端设备突围、银发经济重构智慧康养生态、高值耗材替代攻坚、AI+医疗机器人革新、体外诊断精准化下沉、高端智能制造六大重点方向。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0家企业,集中展示了医疗器械领域全科室、全产业链产品技术与解决方案。
展会上,GE医疗携近80款产品亮相,并且所有展出产品100%融合数字化及AI技术,实现全面智能化;同时24款全新发布的新品中,中国团队主导研发占比高达50%(12款),超过80%(20款)为国产,三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彰显了GE医疗全面国产、无界创新战略深耕的成果。
GE医疗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张轶昊表示:“GE医疗不断推进全面国产,并基于中国临床独特需求,让融合全球资源和中国智慧的成果能走出实验室,真正落地到临床一线乃至县域乡村的神经末梢中。在这过程中,我们认为,让医疗的普惠性跨越地域与资源的鸿沟,就是医疗+AI赋能的本质。为此,我们围绕Digital(数字化)、Disease(疾病)和Device(设备)三个核心,以疾病为导向,将AI驱动的技术创新拓展至全线产品,以智提质,推动全流程创新,发展医疗新质生产力,支持设备更新行动和医疗行业高质量发展。”
加速国产创新,扎根中国智造
现场,GE医疗以高端/超高端CT、磁共振、核医学、可视化诊疗等国产高精尖技术,全面赋能疾病精准诊疗。
在国产创新突破方面,Apex量子平台作为GE医疗中国创新智造的首个平台化CT,以革命性0.23秒量子极速为核心,依托高能宽体影像链,实现无限制ECG-Less(无心电门控)的心脏扫描技术,在保证扫描成功率的前提下,大幅提高心脏扫描检查效率。如今,Apex量子平台系列CT产品已在GE医疗北京基地实现全面国产。
搭载了第三代深度学习平台Sonic DL的3.0T英雄系列磁共振,则是GE医疗天津基地的最新国产成果。基于全新一代硬件架构和深度学习技术驱动的磁共振影像重建引擎Sonic,不仅一次打药就可实现神经、颈动脉、心脏的“脑心同扫”,还为肿瘤疾病的筛查、分级、分期、疗效评估等提供有力支持。“脑心同扫”方案已率先在北京协和医院开展临床应用。
从首款专门应用于脑部和神经系统检查的“微脑成像”磁共振,再到高端妇产超声旗舰机Voluson Expert系列,GE医疗不断走向精准化、细分化、专业化。如今,包括心脏、全身、妇产、临床用便携式在内的全系列超声产品都在无锡实现国产。
强化无界创新,推动成果普惠临床
如何让创新成果快速落地临床乃至医疗体系的“末梢神经”?GE医疗在本届CMEF中给出答案:无界创新——构建一个没有围墙的产学研和数实融合生态,打破实验室与临床的界限,以AI和设备串联上下级转诊路径,打造“同质影像向上集中、优质资源向下沉淀”的精准医疗网络,让数字化赋能区域医疗中心、县域、乡村的三级诊疗场景。
在产学研协同领域,GE医疗的三大创中心“一年一布局、一创一聚焦”,正在稳步产出成果——与逾50家企业伙伴、逾10家学术机构、以及逾50家医院共研共创。仅在人工智能方面,就已引入90款数字化产品/技术进行融合创新、并投入临床使用,服务近700家医院,为医疗服务提质增效。在本届CMEF上,聚焦数字医疗创新的上海创中心首次发布系列阶段性成果,包括影像数字化生态平台“源啓”(AW Insight),云端数字化生态平台“E影”,以及超声数字化生态平台“超智汇”,三大数字化生态平台以不断创新的诊疗和服务模式,让智能科技深度赋能重大疾病精准诊断和临床提质增效,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县乡村下沉。
在数实融合创新推动医疗资源协同领域,GE医疗以技影随行、IQ Engine Plus等智能化、数字化的软件应用,助力构建“上通下达”的多层级联动诊疗网络。如本次展出的Vscan Air with V 影口袋超声远程数字化解决方案,就以5G技术打破时空限制,不仅让设备即开即用,为院前急救、灾难救援、危重症转运等丰富医疗场景提供支持,还通过全域覆盖降低基层使用门槛,专家可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轻量级设备进行远程会诊,让偏远地区患者也可享有三甲医院的优质诊断服务。(永文)
当日,作为第42届潍坊国际风筝会的系列活动之一,第21届世界风筝锦标赛在山东省潍坊市滨海云门国际放飞场开赛,来自51个国家和地区的257支队伍、1971只参赛风筝参加角逐。形态各异的风筝漫天飞舞,带来一场精妙绝伦的视觉盛宴。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