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推进人工智能与产业紧密融合(创新谈)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推进人工智能与产业紧密融合(创新谈)

来源:人民日报2023-11-06 10:18

  作为赋能手段,无论是孕育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还是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人工智能都蕴含着巨大的“智慧潜能”

  辅助科研、研发新药、制定生产计划……近一段时间以来,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不仅能与人对话、写诗作画,也成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作为赋能手段,无论是孕育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还是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人工智能都蕴含着巨大的“智慧潜能”。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的理解、学习能力日益提升,技术迭代更快,更高效的人工智能应用有望加速服务各行各业,成为智能时代新的基础性生产工具。

  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让人们对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的前景充满期待。应当看到,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应用的深度和广度都还有提升的空间,进一步挖掘新技术潜能,需要围绕产业融合发展实际,畅通应用过程中的堵点卡点。

  推进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满足应用需求是关键。从人脸识别的广泛应用,到逐步深入的视觉检测,再到方兴未艾的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发挥作用都是缘于切实解决了行业痛点,从而找到了自身大展拳脚的舞台。应用需求是技术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推动人工智能落地,相关行业参与者要以需求为导向,深入产业实践发现问题。我国有海量数据处理带来的旺盛需求,丰富应用场景提供的试验土壤,这是我国发展新技术的重要优势,推动人工智能应用迈向更高水平,应持续用好这一优势。

  推进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需加强智能化信息基础条件支撑。人工智能发挥作用,往往需要与多项新技术密切协同。比如,支撑自动驾驶升级,除了“聪明”的车,还需“智慧”的路,这离不开可知可感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和车路协同网络。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可能造成“智”而不“能”。此外,人工智能时代,数据是基石。有必要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整合各方力量,推动数据分级分类有序开放,打造高质量语料,助力人工智能更好落地。

  推进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还有赖技术和政策的协同创新。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走深走实,要在算法模型、智能算力等方面进行完善。放眼未来,把握产业发展主动权,有必要加强软硬件、底层技术攻关,筑牢产业根基,增强发展后劲。新技术的创新往往先行一步,这就需要政策创新的护航。面对人工智能发展可能引发的潜在风险,也必须前瞻研判,守住法律和伦理底线,推动人工智能朝着科技向善的方向发展。

  当前,人工智能处于技术跃迁的重要窗口期,随着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和产业链的完善,“人工智能+”必将释放出更大能量,助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北湖)

[ 责编:谢芸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巴黎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抵达巴黎

  • 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在京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980年,山东大学原校长、著名数学家潘承洞与同为数学家的胞弟潘承彪共同出版专著《哥德巴赫猜想》,全面总结了哥德巴赫猜想自1742年提出之后的研究发展,特别是近60多年来的最新成就。
2024-08-22 10:25
本次博览会深化“机器人+”应用场景展示。27款人形机器人进行了整机展示,数量创历届之最。2024世界机器人博览会也会同期举行。来自全球的观众可进入机器人世界,开启沉浸式游览体验。
2024-08-22 10:23
这里就是武威重离子中心,我国首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用重离子加速器装置就安放于此。
2024-08-22 10:21
今年以来,在科技创新领域,巾帼有为的故事不断上演,激励着广大女科技工作者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科技强国中更好发挥“半边天”作用。
2024-08-22 10:16
这些超重元素的性质可能会揭示更多关于在大规模天体物理现象中产生的原始元素的信息。研究这类奇特物质可能有助于科学家理解我们周围自然存在的、更为典型的物质。
2024-08-22 10:15
中部地区连接东西、贯通南北,是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承载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广阔的市场潜力。
2024-08-22 10:11
十年树木,聚木成林。那么,什么样的树林才能被称为“森林”?
2024-08-21 10:13
8月19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海底隧道盾构机“深江1号”完成3590米既定掘进任务,顺利抵达珠江口水域海平面下106米,创下中国大盾构水下掘进最深纪录,也是世界高铁盾构隧道掘进的最深海底纪录。
2024-08-21 10:09
近日,青海格尔木60兆瓦液态空气储能示范项目压缩机组在辽宁营口下线,这是世界最大规模液态空气储能项目压缩机组。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液态空气储能领域发电功率世界第一、储能规模世界最大的示范项目。
2024-08-21 03:10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建设农业强国,基本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
2024-08-21 03:10
记者近日从华中农业大学获悉,该校付新华教授团队与湖北大学李代芹教授、张士昶副教授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当代生物学》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某些蜘蛛能够操控并利用萤火虫发光信号,进而诱捕更多萤火虫。
2024-08-21 03:10

中国一重水压机锻造厂党总支通过党建工作引领,产能、效率、质量等多方面均得到提升,实现核电产品“零废品”目标,设备完好率97.5%以上。

2024-08-20 10:19
19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搭载潜航员傅文韬、赵晟娅以及来自哥伦比亚的科学家海梅·安德烈斯,在西太平洋海域完成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的第2潜次作业,这是“蛟龙号”首次搭载外国科学家下潜作业。
2024-08-20 10:10
本期,我们组织老师、学生讲述亲历,并结合记者调查、专家视点,为以科学评价助力科学育人汇聚智慧、提供启发。
2024-08-20 10:08
盘锦精细化工中试基地负责人张建国说,从项目成果鉴定到产业成果推广,中试基地按照“政府主投+公司主管”建设运营模式,为源头创新顺利走向产业化,解决了堵点卡点问题。
2024-08-20 09:55
构建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打通堵点卡点问题,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
2024-08-20 09:54
数据表明,高技术产业是拉动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新动能,也是新型工业化的强支撑,更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主阵地。
2024-08-20 09:53
近十几年来,强流质子加速器的发展,带动基于加速器的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技术进入快速发展期。”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物理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放疗科研究员邱杰在致辞中表示,期待医理工协同碰撞出的火花,让更多“中国制造”投入到临床当中。
2024-08-19 10:15
孙友宏:钻探作为地质研究、资源调查和科学探测等领域的关键技术,是目前唯一能够直接获取地下实物信息的手段。在某些特定的研究领域,如南极钻探领域,我国的技术与装备已经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肩,冰下湖清洁取样探测装备等甚至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2024-08-19 10:14
这里有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综合生态监测站——中国科学院申扎高寒草原与湿地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
2024-08-19 10:1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