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拒绝“热辣滚烫”,厨房空调成消费新宠
首页> 科技频道> 家电 > 正文

拒绝“热辣滚烫”,厨房空调成消费新宠

来源:光明网2024-03-18 17:22

  都说厨房的温度决定了家庭的温度,不过对于追求精致生活的当代人来说,这一观念正在发生着转变。为厨房配置空调,让家人在锅铲翻飞时告别“热辣滚烫”,于清凉舒适中享受为亲人烹饪美味的乐趣,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据新三板上市公司奥维云网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国内厨房空调市场零售量13.5万台,同比增长56.3%,远高于空调市场整体7.5%的同比增长幅度。

  作为国内最早推出“厨房空调”的品牌,在这一赛道深耕多年的美的,继2023年推动联合权威机构中国标准化协会共同起草全国首个《家用厨房空调器》团体标准之后,2024年伊始又发布了专为10平方米及以下厨房定制的“厨清凉”空调新品,将厨房空调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直击痛点 为更多的中式厨房降温

  根据2023年京东自营店铺厨房空调购买人群属性分析,“北上广深”是目前厨房空调消费的主力,其中仅北京一地的销售占比就达到了12.1%。厨房空调几乎成了“高消费”的代名词。

  不过对于拥有14亿人口4.9亿户家庭的中国来说,需要为厨房降温的,显然不止是“北上广深”,高昂的价格和安装不便,成为了制约厨房空调走向更多百姓家的门槛。

  为此,美的在2023“厨清凉”明星款的基础上,推出了针对轻中产、小康家庭以及都市GenZ群体的“普及款”,满足消费者对精致生活和性价比的双重追求。

  相比“厨清凉”明星款,普及款采用了更适宜后装的吸顶式,贴顶安装,适配大部分吊顶,新房老房都可以装。考虑到国内用户家庭厨房面积一般都在10平方米以下,普及款内机体积比24寸行李箱还小,狭窄空间也可以轻松安装。同时,3020W的制冷量,远高于同等价位厨房空调,面对双灶火源和吸油排风,30秒出风口温度达22.5℃以下,制冷效果持续在线。有别于传统空调,美的“厨清凉”厨房空调有专设的爆炒模式,上下快速摆风,有凉感不直吹,彻底告别厨房高温。

  针对中式厨房油烟重的痛点,美的“厨清凉”厨房空调采用了多重防油措施,内部专利石墨烯涂层翅片,提升防腐蚀效果,确保制冷效果,电控板双重防护,铜管都做了脱氧防腐处理,确保安全耐用,吸顶式60目金属滤网,易清洁强防油、更耐用,抗菌耐油ABS材质搭配亚克力面板,清洁更轻松,真正做到了真制冷、真防油、真易装。

  深研技术 美的以科技创新驱动行业向新

  当下,国内家用空调市场在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增长后,正在由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转变,寻找和培育新的增长点,成为每一个空调企业的必答题。作为头部家电品牌,美的能够针对用户厨房场景中的需求,持续深耕厨房空调这一细分品类,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变化,并持续引领行业的发展,与多年来对科技创新的坚持密不可分。

  美的对于厨房空调的布局,可以追溯到2009年。是时在经历了2007、2008年的连续负增长之后,国内空调行业哀鸿一片。作为行业领军者,率先掌握变频技术的美的,在全国26城市同步举行“创新科技 乾坤聚‘变’”新品发布会,并一举推出了4大系列变频空调新品,宣告了中国空调行业“变频时代”的到来。

  在引领行业进入“变频时代”的同时,这一年美的也率先关注到了家用厨房空调的需求,在研发团队的不断努力下,攻克油烟、制冷、安装三道难关,推出了行业首台“厨房空调”。之后的几年中,美的围绕厨房制冷,持续推进技术更迭,相继发布了多款创新产品,不断引领着厨房制冷行业的发展。

  一直以来,国内厨房使用的制冷产品纷繁复杂,除了专用的厨房空调,还有中央空调末端产品、风管机,凉霸、挂壁式空调、移动空调等等,没有统一规范,也缺乏相关的标准要求,为消费者的采购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2023年3月,为了促进行业良性发展,推动国内空调行业进入“变频时代”的美的,再度联合权威机构中国标准化协会,共同起草发布了全国首个《家用厨房空调器》团体标准,从产品材料性能、油烟防腐、环境适用性等多个维度对家用厨房空调的生产使用进行了规范,方便消费者选用的同时,又一次引领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据2月26日,美的集团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显示,仅过去5年间,美的集团累计投入研发资金就超500亿元,占年度营收3.5%以上,2023年研发投入预计将超130亿元。公开资料显示,在持续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下,美的目前已构建起涵盖33个研究领域的六大研发中心,形成从共性基础技术到个性化关键技术的技术图谱,通过跨界融合、人工智能、数字仿真上的技术突破,不断创新升级产品,积极推动行业发展。迄今为止,美的专利授权维持量达5.7万件,授权发明专利连续四年家电行业第一。(晓菁)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亚太峰会开幕倒计时1天

  • 北方多地出现大风降温天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经监测,截至2024年年底,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达12.75万吨,较2023年增加0.72万吨,增长5.98%,较2002年保护初期增长49倍;
2025-04-11 03:45
中央气象台预计,4月11日至12日,随着新一股较强冷空气东移南下,我国中东部地区将出现强风、降温、沙尘天气,华北将出现历史同期罕见持续性大风,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东部将出现暴雪,南方将出现今年以来最强风雹天气。
2025-04-11 10:23
我国科学家利用嫦娥六号采回的月球背面样品,首次获得月球背面月幔的水含量小于2微克/克,为认识月幔水的时空演化提供了关键约束。
2025-04-11 03:45
自然资源部10日发布公告:经国务院批准,高纯石英矿成为我国第174号新矿种。据悉,这一矿种于2020年至2021年被发现,
2025-04-11 03:45
为实现长期心电智能监测,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无运动束缚的动态12导联心电系统(以下简称“MU-DCG系统”),实现了无感化佩戴、抗运动伪影以及低功耗原位实时信号处理的优势集成。
2025-04-11 03:45
一根细细的纱线,一头连着福建首个规模超万亿元的纺织鞋服产业;另一头牵动5位院士的心,带动多项高性能纺织面料技术取得突破,为国内一家锦纶龙头企业及上下游企业新增产值逾10亿元……
2025-04-10 10:13
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在赋能千行百业、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利用AI进行违法犯罪、AI数据权属争议等新问题也随之出现。透过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司法案例,看司法机关如何通过积极稳妥审理相关案件,运用法治方式厘清法律边界、做好规制监管、强化司法指引,护航人工智能向上向善。
2025-04-10 10:11
医生身处临床服务、保障人民健康第一线,能切实了解病患需要、诊疗现状、技术进展,也是最容易做创新、出成果的。
2025-04-10 10:07
近日,该所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首次实现对流动水体中高风险抗生素、农药残留等新发污染物的实时、在线、动态监测。
2025-04-10 03:55
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部分。其中,小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发育、免疫监视及退行性病变等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但自1919年被发现以来,小胶质细胞一直被认为仅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部。
2025-04-10 03:55
业内有这么一句话:“世界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 之所以发生如此巨变,离不开一批批农业技术人员的辛勤努力,其中有个闪亮的名字,人们不会忘记——“中国长绒棉之父”陈顺理。
2025-04-09 09:54
在现代化工中,90%以上的生产过程需要催化剂的参与。 团队研制了世界首套双光束原位透射红外光谱,在催化反应中发现了新机制。
2025-04-09 09:54
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席鹏教授团队联合河北大学高保祥教授课题组,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近红外荧光探针HBimmCue,实现了对线粒体内膜环境的高分辨率、高亮度动态观测。
2025-04-09 09:53
千松坝林场位于河北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成立20多年来,林场建设者们通过推广林草间作、林牧结合等多种模式,完成造林工程逾百万亩。2013年开始,千松坝林场在大滩镇小北沟村荒山上植树造林,生态环境的改善,带动了旅游、餐饮、民宿等发展。
2025-04-09 09:53
润滑材料在飞机的诸多部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如发动机、起落架、舱门、尾翼,以及液压系统等部位都离不开高性能润滑材料的支持。为我国一款重要飞行器研制高性能润滑剂是乔旦接到的第一个重要任务,而她也因此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2025-04-09 09:50
啃下硬骨头的不是蛮力,而是创新力,思维创新、技术创新是突破极限的关键驱动力 如今,在无垠大海,在广袤荒漠,能源装备今非昔比,能源技术突飞猛进,把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我们这一代人责无旁贷,更有底气。
2025-04-09 09:47
打开手机刷短视频、通勤路上听播客、睡觉前追微短剧……网络视听已如空气一般,渗透进人们生活的每一刻。加强对低俗、恶俗、违法内容的监管,严厉打击版权侵权行为,为创作者提供更加安全的创作环境。
2025-04-09 09:46
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需要发挥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支撑作用。推动跨学科、跨地区、产学研协同攻关,凝聚农业科技创新合力,关键在于加快建立协同化农业科技创新组织机制。
2025-04-09 09:44
清明时节,浙江杭州、福建武夷山等地的春茶采摘进入旺季。 在不断拓展下沉寄递服务网络的同时,快递企业还持续提升科技发展水平,加大对无人机、无人车等智能装备的应用,助力全社会物流成本的有效降低。
2025-04-08 10:03
俗话说:“绿肥种三年,瘦田变肥田。近日,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西南丘陵山区农机与电动装备创新团队成功研发出高效机器采收装备,解决了这一难题。
2025-04-08 10:0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