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三问“以旧换新”——如何抢抓机遇以“新”助质
首页> 科技频道> 家电 > 正文

三问“以旧换新”——如何抢抓机遇以“新”助质

来源:光明网2024-10-14 14:06

  “金九银十”旺季,以旧换新政策成为拉动家电消费的强引擎,今年以来,家电制造企业纷纷瞄准市场机会,持续升级加码以旧换新的力度。然而,要想借以旧换新的“东风”走得更远,不仅要让消费者得到真正的实惠,更是要乘势而上,做好“为什么要进行以旧换新”“以旧换新换什么”和“产业如何换新”三张答卷,促进产业升级,激发市场增长动能,拓宽可持续发展之路。

  10月12日,海信空调“品质换新风,共筑璀璨家”2025年新风换新计划发布暨第五届新风节启动会(以下简称“启动会”)在贵州安顺举办。这场启动会是海信空调继今年7月加力以旧换新资金支持,明确政企双补“政策包”之后,面对全国合作伙伴首次召开的客户大会,从新品发布、用户使用场景、企业以旧换新活动等方面,诠释“空调换代选新风,新风空调选海信”的信心,也传达出海信空调为以旧换新所做的充足准备。

三问“以旧换新”——如何抢抓机遇以“新”助质

  为什么要进行以旧换新

  ——激活存量市场,“换”出市场新机遇

  历经40年发展,家电行业面临从“快速发展”到“精耕慢涨”的周期切换,进入“增量和存量并重时代”。根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23年底,全国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主要品类家电保有量超过30亿台,其中超过安全期限的家电数量约在7.3亿台,“一旧一新”之间,万亿规模的市场空间不容小觑。

  本轮以旧换新是畅通内循环,激活存量市场的重要举措。国家发改委、财务部统筹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截至目前,已有超过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启动家电以旧换新。

  另一方面,消费者关于家电换新的需求也被激发了出来。如今,冰箱、空调等大电器早已成为国内家庭的标配。很多家电的使用年限达到了10年以上,产品功能、智能化程度相较市面上的新品已经拉开差距。

  据奥维云网(AVC)监测数据,国家“加码”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支持力度后,2024年35-38周(8月26日至9月22日),包括空调在内的七大品类家电线上市场零售量同比增长36.8%,线下市场零售量同比增长30.5%,可见以旧换新这个有力的支点,正在助力企业撬动家电消费市场的存量,催生新增长极。

  此次启动会上,海信空调发布了“品质换新计划”以及新风空调新品,海信空调公司助理副总裁杨岁兵表示,海信空调将通过产品的换新升级,给用户带来品质生活的换新升级,实现从“有”到“更好”的跨越。这也是海信空调释放的明确目标:紧抓以旧换新政策带来的存量机遇,掀起全国空调焕新风潮。

  以旧换新换什么

  ——创新产品技术,“换”出美好品质生活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观念的变化,消费者对产品的品质、体验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基本功能的满足,转向健康化、智能化等功能的延伸。以旧换新不只是同类产品置换,而是通过升级产品功能,满足更高阶的品质生活需求。

  打造差异化的产品,是品牌保持市场竞争力的核心所在。启动会上,海信空调详细解构了老年、二胎家庭、母婴和养宠四类用户的生活痛点,并结合发布的小氧吧X3、X5柜机、X6、X7、璀璨C3X隐藏式空气机、璀璨C3艺境家用中央空调多联机、璀璨C2知境全热新风系统等新品,给出解决方案。

  例如,小氧吧系列的X7聚焦控风技术,防直吹、天幕风等智慧送风模式,并用超大导风板辅助控制风向,打造“无风有凉感”的送风体验,结合在抑菌、恒温等方面的表现,获得了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颁布的母婴级产品认证,为母婴群体用户提供安心呵护。

三问“以旧换新”——如何抢抓机遇以“新”助质

  无需吊顶、安装自由的隐藏式空气机C3X,能够满足想要更换风管机,但又不想破坏房屋硬装的用户需求,荣获有设计界奥斯卡之称的“红点至尊奖”。大三匹功率和长达16米的送风距离,可同时覆盖客厅和餐厅空间,驾驭多种房屋户型,给出了风管机取代传统空调的解决方案。

三问“以旧换新”——如何抢抓机遇以“新”助质

  今年7月,海信集团总裁于芝涛在全球客户大会上表示,“场景升级”是海信未来布局的关键词。借助AI技术赋能,海信空调依托新风、净化等技术,在冠军品质之上,为不同用户定制巴马空气、烘房除醛、宠物降温几大AI场景。像是养宠用户希望为宠物自动调节室内温度的需求,使用宠物降温AI场景,空调便可根据天气情况,自动调控适合宠物独自在家的适宜温度。

  基于用户对室内环境的诸多需求,海信空调打造的至臻品质“力作”,从调节温度升级成提供室内空气解决方案,消费者不仅能够享受到新品带来的舒适体验,更能感受到生活品质的升级。

  产业如何换新

  ——推动高质量发展,“换”出产业升级模式

  对于企业来说,以旧换新在提振消费的同时,也对产业换新升级提出了考验。如何让消费者“愿意换新”,成为企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敢于进行自我革新的海信空调,一直致力于发现市场新机会,持续进行产业升级。1996年,成立之初的海信空调就大胆引进了国际先进的变频技术和生产线,于1997年推出国内首台变频空调。2008年,敏锐洞察健康呼吸的用户需求,海信空调推出了国内首款新风空调,在行业同质化的激烈竞争脱颖而出,引领行业进入“新风时代”。

  此后的16年里,海信空调围绕新风不断迭代产品技术,继正压双驱和不扩孔大新风后,推出第三代前置混合新风技术,柜机新风量可达220m³/h,每小时可高效焕新全屋空气2.9次,让用户能够时时呼吸新鲜空气。

  作为新风空调的开创者,海信空调积极牵头制定行业标准与规范,逐渐填补新风空调领域标准的空白,促进行业良性、标准化发展。在启动会开始之前,海信空调牵头起草的中国家用新风空调首个行业标准——《房间空调器新风功能评价规范》经工信部正式发布实施,用实力证明了海信空调在新风技术领域的专业能力。

三问“以旧换新”——如何抢抓机遇以“新”助质

  以旧换新不仅是一笔经济账,还是一笔环境账。本轮以旧换新产品的补贴,只针对一级能效和二级能效产品,显著加大了对高能效等级家用电器的补贴强度。江海证券近日发布的研报认为,家电龙头企业产品组合中高能效产品比例更高,这些企业预计将从此次政策中收获更为显著的利好。

  近年来,海信空调专注研发绿色环保产品,一级能耗搭配双模变频技术,提升空调运行效率,并结合AI智能计算为用户定制省电方案,引导用户在日常生活中使用AI省电模式,让绿色生活观念深入人心。海信覆盖全国的旧家电回收体系,实现了旧家电的规范回收和拆解,打造的互联网+模式,满足用户对家电绿色回收和换新的需求。产品品质与服务品质的双升级,有望使海信空调在本轮以旧换新中实现销量的进一步增长与市场份额的扩大。

  以旧换新不只是一种消费模式,更是推动产业向“新”发展的有效途径。关于以旧换新的三个问题,海信空调以至臻品质找准以旧换新的“内核”,通过加大品质换新力度,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既为促进家电行业更新换代和消费升级提供了新范本新标杆,也为以旧换新政策落实提供了坚实支撑。(永文)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文艺晚会在澳门举行

  • 习近平考察澳门科技大学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位于地下700米的液体灌装间里,江门中微子实验项目经理、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贻芳宣布“启动灌注”。紧接着,工作人员按下按钮,水经过层层过滤变成超纯水,并以每小时100吨的流量注入探测器水池中。
2024-12-19 09:27
由中国工程院院刊《工程》(Engineering)评选的2024全球十大工程成就18日在京发布,CAR-T细胞疗法、嫦娥六号、低轨通信卫星星座、柔性显示、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智能工厂、无人驾驶汽车、手术机器人、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超大型风力发电装备入选。
2024-12-19 09:27
近日,《自然》杂志在线发布了中国科学家领衔发起、十八国科学家团队联合署名的人体蛋白质组导航国际大科学计划(以下简称“π-HuB”计划)白皮书。
2024-12-19 09:26
持续且旺盛的研发创新活动是国际科创中心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和动力来源。
2024-12-19 09:26
日前,在天津市蓟州区有人拍摄到天空中一道神秘的绿光,并将其形象地称为“天上一根‘葱’”。一些网友甚至认为发射绿光的设备是“天外来物”。然而,经过核实,这道绿光是由气溶胶激光雷达发出的激光。
2024-12-19 09:22
12月16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核电站应急柴油发电机组——“核柴一号”正式发布。记者从中国广核集团获悉,“核柴一号”多项核心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标志着我国首次完全具备核电站应急柴油发电机组自主设计及制造的能力。
2024-12-18 09:41
最新一期《自然》发表的研究称,在宇宙约6亿年时形成的小质量星系“萤火虫闪烁”的详细观测,能为早期星系的形成提供新见解。该研究成果基于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JWST)的数据,增进了人们对银河系演化的理解。
2024-12-18 09:31
近日,《自然》杂志在线发布了由中国科学家领衔发起、18国科学家团队联合署名的人体蛋白质组导航国际大科学计划(以下简称“‘π-HuB’计划”)白皮书。这是《自然》杂志首次发布中国科学家领衔发起的全球性大科学计划白皮书。
2024-12-18 09:28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沈延安课题组在研究雾霾的物质来源和形成机制上取得重要进展,发现燃煤排放产生的颗粒物是华北雾霾的主要物源之一。
2024-12-18 09:26
按计划,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期间还将实施人员和应用载荷出舱活动,并开展大量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
2024-12-18 09:26
12月16日18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2024-12-17 05:25
自10月30日顺利进驻空间站组合体以来,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已在轨工作生活48天,先后完成了与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轮换、空间站平台维护照料、生活和健康保障、舱外航天服巡检测试、
2024-12-17 05:25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迭代,人类社会已进入大算力、大模型、大数据、大应用时代。针对AI在医疗领域应用的风险问题,需要从数据、安全和管理等角度进行应对。
2024-12-17 09:54
近年来,科学家试图通过抑制促纤维化因子的活性、促进胶原纤维的降解等方式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的心肌纤维化情况,但目前尚缺乏有效的临床干预方式。
2024-12-17 09:35
从渤海湾到山东半岛,从长三角到北部湾,我国海上风电可开发量巨大。国家气候中心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海上150米高度、离岸200公里以内且水深小于100米的风能技术可开发量约为27.8亿千瓦。
2024-12-17 09:33
12月12日,《科学》发布编辑团队评选的2024年度十大科学突破,包括长效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预防针剂等10项成果。
2024-12-16 10:1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沈延安课题组通过硫同位素分析,发现燃煤排放产生的颗粒物是华北雾霾的主要物源之一,同时还对欧洲文物、古建筑和雕像表层黑色硫酸盐壳的形成作出了新解释。
2024-12-16 09:54
11月15日晚11时13分,随着长征七号遥九运载火箭的顺利发射,我国首次将果蝇送上空间站,开展科学实验。
2024-12-16 09:52
2024年11月25日,农业农村部审议并原则通过的《关于支持东北地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若干措施》,为东北地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4-12-16 09:51
受动物大脑处理信息方式的启发,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团队基于尖峰神经网络开发出一种新型导航系统,有助构建出更智能的机器人。
2024-12-16 09:5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