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瞧!我们的前沿科技】
光明日报天津2月20日电(记者董山峰、王艺钊 通讯员李享)钙钛矿材料具有荧光量子产率高、色纯度高、色域广等独特优势,被认为是下一代超高清显示技术的理想材料。作为红绿蓝三基色之一,纯红光钙钛矿LED对下一代超高清显示系统至关重要。然而,纯红光钙钛矿LED长期受困于材料稳定性差的难题。
近日,由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袁明鉴、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军、南开大学化学学院研究员章炜领衔的科研团队研发出高效率与高稳定性兼备的纯红光钙钛矿电致发光器件,并于2月20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
袁明鉴、陈军、章炜带领的科研团队长期从事高性能半导体光电转换材料及器件研究。此次,科研团队率先提出“外延异质结界面应力操控”策略,并首次利用全溶液法实现钙钛矿范德华外延异质结的大面积原位可控制备,成功突破材料稳定性与器件性能双重瓶颈,研发出高效率与高稳定性兼备的纯红光钙钛矿电致发光器件。
此次研究立足化学基础学科,汇聚了材料、物理、半导体器件等多学科力量,攻克了纯红光钙钛矿LED核心材料稳定性难题,有望进一步推动超高清显示产业技术革新。
《光明日报》(2025年02月21日 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