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数智技术为文旅行业带来了什么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数智技术为文旅行业带来了什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3-26 04:45

  作者:陈维龙(绍兴文理学院浙江省越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和浙江省数字化改革研究智库联盟研究员)

  在鲁迅故里三味书屋前,游客戴上AR眼镜,眼前的粉墙黛瓦瞬间“活化”:虚拟的孔乙己身穿长衫踱步走动,抑扬顿挫地吟诵着“茴香豆的茴字有四样写法”;乌篷船划过数字复现的民国水道,沿岸的社戏台正上演鲁迅笔下的《龙虎斗》。绍兴“无界剧场”系列数字文旅项目,让历史场景突破物理空间限制,使游客日均停留时长和二次消费转化率均提升数倍。这是数智技术赋能文旅行业的一个具体的例子。近年来,从智能导览到虚拟体验,再到智慧景区、数字博物馆,数智技术以独特方式重塑文旅行业运营模式与发展路径,为文旅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和活力。

  为游客了解山水器物背后的文化密码提供了一把钥匙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文旅需求正从“看山看水看风景”向“品文品魂品生活”转变。比如,逛博物馆,青铜器的精美纹饰固然能够吸引人的兴趣,但观众更希望了解青铜器纹饰背后的礼制密码;去故宫旅游,飞檐斗拱彰显的传统建筑之美固然让人欣喜,但榫卯结构背后的“天人合一”哲学更引人深思。山水器物背后的文化密码,具有一定的隐匿性,不易被直接观察和理解,而数智技术为游客了解这些文化密码提供了一把钥匙。

  数智技术是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有机融合。它可以解构山水器物的物理属性及其背后文化信息,并运用全息成像、增强现实、人机交互等技术帮助游客建构起关于山水器物的视觉、听觉、触觉的交互感知通道,让游客产生“我在真实参与”的代入感。这种由沉浸式互动催生出的虚拟连接,远比单向度观看更能激活游客的认知和情感系统。比如,在湖北省博物馆综合馆大厅体验区,曾侯乙编钟的展示引入全息投影技术,观众动动手即可“敲响”编钟,并且借助VR设备即可化身乐师在系统的提示下完成演奏,沉浸式体验编钟的敲击和钟鸣的反射轨迹,感受战国时期金声玉振、钟磬合鸣的表演场景,还可以在旋律互动中观赏青铜纹饰中的雷云纹幻化为跳动的声波图谱。这种数字交互让游客在深度参与虚拟演奏的过程中,身临其境地理解先秦时期青铜乐钟“一钟双音”的发声原理,切身感受青铜礼乐重器带来的视听震撼。

  数智技术不仅能让游客具象化地感受山水器物背后的文化,还能让其在文化空间中变身为“编剧”,参与文化空间的文化叙事,在深度体验中加深对山水器物背后文化的理解。比如,在大唐不夜城贞观广场,当游客密度达到一定数值时,数字投影就会自动切换成唐代长安城沙盘,游客的脚步会化作虚拟马蹄,勾勒出玄奘西行路线;当游客举起手机拍摄时,建筑立面的光影会立即聚焦《大唐西域记》的关键章节。游客的每一次位移都在改写数据图层,建筑的每一块砖石都在释放历史记忆,空间不再是故事发生的背景板,而成为游客深度参与的文化互动空间。

  数智技术还构建起一套“解码—编码”的新机制,让沉睡的文化DNA在现代社会激活重生。比如,在很多旅游景区,游客都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非遗技艺和非遗产品,但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传统纹样虽然精美,但看不懂其造型规律;古法技艺虽然精湛,但摸不透其工序逻辑;民俗仪式虽然好看,但读不懂其行为密码。数智技术的出现,不仅帮助这些非遗技艺和非遗产品实现“文化解码”——用三维扫描技术拆解景泰蓝的掐丝层次,通过算法分析出苗绣几何纹样的拓扑结构,借助运动捕捉技术再现皮影戏的操纵轨迹,把经验化的文化DNA转译为可计算的数据语言,让游客更好地理解;还实现了“创造性编码”,将游客的创意和设计融入非遗产品,实现非遗与当代审美的有机融合。数智技术带来的“解码—编码”新机制,为游客深度了解传统文化提供了新路径,也实现了传统文化传承的范式创新。

数智技术为文旅行业带来了什么

敦煌莫高窟游人如织 新华社发

  丰富文旅体验,助推文旅产业链价值延伸

  游客去旅游,都希望获得好的体验。但这里的“好”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如何准确把握住这种“好”,是文旅行业从业者面临的一大挑战。

  数智技术可以将抽象的文化内涵转译成可感可触的文旅项目,将厚重的历史转化成游客可以理解的文旅语言,满足游客在文旅消费中对“品文品魂品生活”的追求。值得一提的是,有了数智技术,丰富游客的文旅体验,所依据的不再是文旅从业者的主观愿望,而是游客的客观反馈。这是因为很多数智技术赋能的文旅项目,能够将游客的互动体验及反馈数据化,把游客的共鸣、感动等情感转化为可存储、可再现的数据,然后根据这些数据丰富项目的细节,从而实现对游客文旅新体验的精准建构。

  敦煌研究院等推出的“寻境敦煌——数字敦煌沉浸展”生动呈现了这种精准建构。在虚拟现实、三维建模、游戏引擎等技术的物理渲染和全局动态光照等新技术的加持下,游客戴上VR眼镜,可以零距离观赏莫高窟第285窟壁画的细节,还能“飞”到窟顶,融入壁画故事情节,沉浸式感受敦煌文化魅力。当游客化身为敦煌的“数字供养人”,在虚拟洞窟中伸手修复壁画时,数字手套会同步反馈画工当年的笔触力度,游客指尖感受到的不仅是数据模拟的阻力,更是通过算法还原的唐代画师的运笔节奏。人工智能还能根据壁画创作年代自动播放当时匠人们劳作的号子,游客的心跳频率数据则被转化为洞窟明暗变化的光影,给游客带来别样的文旅体验。

  数智技术不仅重构了文旅行业的发展路径,催生出各种文旅新业态,也助推文旅产业链价值延伸,赋能文旅业态实现价值增值。比如,故宫博物院打造的“数字文物宇宙”,把珍藏的文物变成动画片里的角色、游戏里的皮肤,甚至联名雪糕上的花纹,将原本锁在玻璃柜里的文物活态化,实现了多场景创新应用,光是数字衍生品年产值就达数十亿元。河南卫视《唐宫夜宴》IP经区块链确权后,舞蹈数据转化为景德镇青花瓷纹样、杭州数字面料,衍生品收益已超过《唐宫夜宴》演出的收入。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有200多个景区在利用景区数字IP开发跨界产品,且这一“副业”的收入增长显著。在数智技术的赋能下,曾经“靠门票吃饭”的景区逐渐走上多样化的经营发展之路。

  《光明日报》(2025年03月26日 13版)

[ 责编:茹行止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秦川牛“犇”跑出圈

  • 山东青岛:警用机器人亮相普法宣传周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956年,27岁的林皋带领年轻教师和同学们从零开始,通过自行设计制作的激振和测振仪器设备,在我国率先开展大坝抗震试验。
2025-03-25 09:10
2024年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比上年增长1.3%。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方面,《报告》指出,推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5-03-25 09:09
在应用数学中心,来自东南大学通信、网络安全、电子、医学、制药等约10个学科的科研团队经常汇聚一堂,寻找交叉融合的合作点。
2025-03-25 09:05
日前,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以下简称“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张敏的诊室里,4岁小患者洋洋(化名)的父母激动地向医生连声致谢,
2025-03-25 04:05
在蛋白质设计领域,传统方法面临着诸多难题,如需要丰富的专家经验,且要经过数以万计的实验试错,时间长、成本高,这些问题长期制约着行业发展。
2025-03-25 04:05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联合海洋出版社有限公司和三六零数字安全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开发了海洋垂直领域大语言模型——“瀚海智语”。该大模型已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2025-03-25 04:05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人类探索地球的征程离不开载人潜水器的技术创新。海底两万里,书写新传奇。
2025-03-24 12:09
3月20日至23日在海南三亚举办的2025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上,智慧育种成为焦点议题,业内人士期待智慧育种破译“基因密码”,开启种业创新的新赛道。
2025-03-24 08:53
中关村论坛重大成果、《国家创新指数报告》和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等一批科技成果、创新政策和权威报告也将在论坛年会期间发布。
2025-03-24 08:49
今年3月23日是第65个世界气象日,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当日在京启动2025年世界气象日活动,发布2024年度“中国十大气象科技进展”。
2025-03-24 04:55
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日前在北京怀柔科学城通过国家验收。该设施是“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为生命科学研究和重大疾病诊治提供全尺度、
2025-03-24 04:55
青藏高原湖泊既对全球气候变化非常敏感,也对其有重要影响。我国科学家研究评估了近36年间气候变化给青藏高原湖泊带来的影响,结果发现,青藏高原湖泊对气候变化响应显著,
2025-03-24 04:55
记者22日从中国石化胜利油田获悉,我国油气勘探领域迎来重大突破——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济阳页岩油新兴油田亿吨级探明储量正式通过自然资源部储量评审备案。位于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内的新兴油田樊页平1区块,页岩层系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达1.4亿多吨,技术可采储量达1135.99万吨。这是首个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备案的探明地质储量达亿吨级的页岩油田。
2025-03-24 05:25
国家能源局20日发布的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4.0亿千瓦,同比增长14.5%。
2025-03-21 03:40
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6%和9.1%,有力支撑工业经济实现稳步向新向好发展。
2025-03-21 03:40
2024年12月16日,中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3-21 10:12
一颗青梅、一杯酸奶、一碟陈醋、一缸酸菜……中国人的餐桌上,常能看到酸味的身影。夏季气候炎热,人体出汗较多、胃口可能变差,适量食用酸味食物可以起到开胃、收敛止汗的作用。
2025-03-21 10:11
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的一项开创性研究首次直接观察到了DNA开始解旋的瞬间,揭示了使细胞能够准确复制其遗传物质的基本机制。
2025-03-21 10:09
根据新一期《自然》杂志发表的气候科学研究,2023/24年海洋表面温度的大幅上升虽然是异常现象,但用气候模型预测时并不全然意外。
2025-03-21 10:07
液体粉笔的研发让师生免受粉尘之扰,如今湖北应城市黄滩镇刘垸村粉笔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村民眼中的夕阳产业焕发新生。实践证明,深耕技术创新,用好技术赋能,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还能提高产品品质和性能,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2025-03-20 09:5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