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首药控股:核心产品取得关键进展,研发投入增27%
首页> 科技频道> 公司焦点 > 正文

首药控股:核心产品取得关键进展,研发投入增27%

来源:财经网2023-04-27 21:14

  4月27日晚间,科创板创新药企首药控股(688197.sh)披露年报和一季报。报告显示,公司SY-707、SY-3505、SY-5007等核心自研产品取得关键性临床进展;同时,研发投入力度继续加大,全年研发支出1.99亿元,同比增长27.16%;多款具有前瞻性的优质临床前候选化合物被成功发现,公司管线进一步丰富,靶点及适应症更加多元。

  核心产品取得里程碑进展 两款产品获附条件批准上市资格

  首药控股深耕小分子创新药领域,产品立项以临床价值和市场竞品差异化为导向。近年,公司全力推动全链条自主研发,核心自研产品陆续取得关键里程碑进展。

  具体来看,目前管线中研发进度最靠前的二代ALK抑制剂SY-707,两个关键注册临床试验分别于2022年8月(克唑替尼耐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二线用药的关键Ⅱ期临床试验)和2021年12月(ALK阳性初治患者一线用药的Ⅲ期试验)完成全部受试者入组。目前这两个关键临床试验均在进行主要数据的整理和统计,公司已经就药学研究部分与CDE展开了Pre-NDA的沟通交流。在其他潜在适应症的探索方面,SY-707联合特瑞普利单抗和吉西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Ⅰb/Ⅱ期研究于2022年6月正式启动。

  从已有的临床研究结果来看,SY-707在晚期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体现出具有相当竞争力的疗效水平;安全性上,SY-707在眼部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皮肤及皮下组织疾病、心脏疾病等方面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整体低于同类药物。

  核心产品三代ALK抑制剂SY-3505是目前研发进展最快的国产三代ALK抑制剂,已于近期获得CDE批准的附条件上市资格,用于治疗二代ALK抑制剂耐药的患者。目前首药控股正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多家研究中心,快速推进该关键Ⅱ期临床试验。

  已有的临床结果显示,SY-3505展现出了具有竞争力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在ALK抑制剂耐药患者(尤其是二代耐药)体内表现出了明显的抗肿瘤活性,而且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另一款核心产品SY-5007作为首个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完全国产的高选择性RET抑制剂,在RET阳性实体瘤(包括非小细胞肺癌、甲状腺癌等)患者中体现出良好的临床活性与安全性。基于已有的临床试验结果,2023年1月,SY-5007 获得了CDE批准的附条件上市资格,用于治疗RET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包括初治和经治患者)。目前公司正在全国多家研究中心开展该关键性Ⅱ期临床试验,加速受试者入组。经查询,目前除两款进口同类药物获附条件批准上市外,尚无国产的高选择性RET抑制剂获批上市,国内RET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等实体肿瘤患者存在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除上述产品外,首药控股另有其他在研管线20个,其中一个合作研发的品种已申报NDA,其他品种有10个进入Ⅰ期临床试验,有1个已取得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此外还储备了多个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的候选创新药物。

  加大研发投入布局肿瘤管线市场前景广阔

  从研发管线可见,首药控股对常见大适应症肿瘤靶点进行了全面布局,覆盖肺癌、结直肠癌、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肝细胞癌、乳腺癌、胰腺癌等多种适应症。研发管线梯次分明,不仅包含ALK抑制剂、BTK抑制剂等成熟靶点产品,也包含新星靶点产品,如“不限癌种”靶点RET抑制剂SY-5007,泛肿瘤靶点WEE1抑制剂SY-4835等。其中多款自研产品具有国际新、国内优水平。

  为更好地支持和保护候选药物的知识产权、临床和商业价值,报告期内,公司还在全球范围内新申请发明专利52项,并获得40项授权;截至2022年末,公司累计取得发明专利199项,其中境内专利61项,境外专利138项,覆盖了药物分子结构、制备工艺及配方、用途等。

  抗肿瘤药品在中国具有巨大市场潜力。仅以ALK抑制剂为例,由于2021年之前进入医保的ALK抑制剂均为进口产品,医保降价前相对价格较高,且进入医保时间相对较晚,因此ALK抑制剂整体市场销售放量较晚,近两年来增长迅速。据统计,2021年,中国ALK抑制剂市场规模为34.6亿元;随着相关靶向药物的陆续推出及普及,预计到2030年中国ALK抑制剂市场将达138.8亿元,市场空间广阔。

  此外,由于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耐药原因及对药物的敏感性、耐受性不同,以及不同ALK抑制剂的作用效果及产生的不良反应存在差异,不同二代ALK抑制剂之间均存在各自的市场机会。三代ALK抑制剂目前全球仅有一款获批上市,我国ALK抑制剂耐药的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尤其是二代ALK抑制剂耐药患者)存在巨大的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首药控股作为国内唯一一家同时拥有二代药物和三代药物的企业,可以充分发挥二代药物和三代药物的序贯治疗潜力,使治疗效果更有保证。同时,也可降低公司的综合成本,使患者用药负担更低,扩大用药患者范围,为产品提供独特的市场竞争力。

注:此文属于光明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铁路物流运输助力春耕生产

  • 辽宁营口:“北粮南运”运输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DeepSeek引发的冲击波仍在持续:不仅多个平台宣布接入DeepSeek,各个行业也密集搭上这趟“快车”。2月4日,DeepSeek系列大模型正式上线昇腾社区,开发者可一键获取DeepSeek系列模型,并支持昇腾硬件平台上开箱即用。
2025-02-20 10:02
近日,全国首套大型智能化森林火灾救援处置训练设施顺利通过最终验收,在国家西南应急救援中心正式交付使用。
2025-02-20 02:50
19日,科学家们在国际学术期刊《天体物理杂志快报》发布了“天关”卫星的最新发现。
2025-02-20 02:50
夜幕低垂,驾车穿行在贵州兴义环城高速公路的隧道中,柔和光线如点点星光洒下,为隧道披上一层温暖的光纱,照亮往来的车辆。
2025-02-20 02:50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推进科技创新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整合科研资源和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优化创新生态,力争在一批重大科技专项上取得新突破,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025-02-20 02:50
在万里风沙线上筑起“绿色长城”
2025-02-19 09:48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研制的直升机航空大地电磁探测系统,成功应用于高原铁路建设工程。
2025-02-19 09:47
由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与清华大学联合组成的研究团队于2月18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线上发表研究成果。
2025-02-19 09:45
18日从中国科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获悉,2024年,我国在科技人才培养、科技期刊建设、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国际民间科技交流、规范学术团体治理等领域取得进展。
2025-02-19 09:44
2025年开年以来,人工智能(AI)技术继续保持迅猛发展的态势。
2025-02-19 09:42
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凸显,优势企业梯队进一步壮大,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2025-02-18 09:33
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自2024年12月25日起施行。宣传贯彻科学技术普及法座谈会17日在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蔡达峰出席会议并讲话。
2025-02-18 09:32
迈着深深浅浅的步子走进葡萄园,脚下,枯叶作被覆盖着泥土;头顶,休眠的葡萄枝上零星挂着卷曲的叶子。果农们在葡萄架下来回穿梭,剪刀在手中翻飞,老练地修剪着葡萄枝条,随后,有条不紊地完成着开沟、窝肥、清园等“冬管清单”。
2025-02-18 09:32
2月13日,北京儿童医院,13位知名专家对1位8岁男孩的疑难病例展开缜密讨论。主持人是北京儿童医院院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倪鑫,专家们则来自神经外科、肿瘤外科、口腔科等科室。
2025-02-18 09:28
2024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名单上,河南农业大学“‘醛’球无敌”博士后科研团队的《木制细胞低碳增强结合关键技术》项目赫然在列。团队负责人彭万喜难掩笑意:“自2021年在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拿金奖后,我们团队就荣誉不断。这背后,是国家对甲醛防控治理的日益重视。”
2025-02-18 09:27
重塑金身,树皮、籽壳和叶脉中的杜仲胶可作为首选材料。
2025-02-18 08:56
农业农村部近日制定印发《全国农业科技创新重点领域(2024—2028年)》,要求聚焦十大重点领域,加快推进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2025-02-17 10:16
2024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达725.3百亿亿次/秒(EFLOPS),同比增长74.1%,增幅是同期通用算力增幅(20.6%)的3倍以上;市场规模为190亿美元,同比增长86.9%。
2025-02-17 10:14
我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全球访问量突破2000万次,刷新了我国自主量子算力服务规模纪录。
2025-02-17 10:14
一部优秀的动画片,需要艺术和技术的高度合一。而《哪吒2》在本土先进动漫制作技术的托举之下,实现了这种合一。它的成功,是我国文化软实力和电影科技硬实力的并肩胜出和双重出圈,昭示着文化与科技碰撞产生的巨大张力。
2025-02-17 10:1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