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这份全能榜单,联想集团连续6年入围
首页> 科技频道> 公司焦点 > 正文

这份全能榜单,联想集团连续6年入围

来源:光明网2024-02-01 15:22

  1月31日,《财富》杂志发布2024年度“全球最受赞赏公司排行榜”,联想集团连续6年上榜,也是中国大陆唯一入选的高科技制造企业。

  《财富》“全球最受赞赏公司”榜单,旨在表彰各行各业最具声望的公司,因其权威性一直被业界视为公司综合实力的晴雨表。为了找出52个行业的最受尊敬的公司,《财富》在全球邀请3700多位高管、董事和分析师对企业全球综合竞争力的全面考量。评选标准包括企业创新能力、吸引人才的能力、企业资产运用、社会责任、管理质量、财务稳健性、投资价值、产品和服务质量、全球化竞争力共9项指标。

  在本年度评选中,联想集团在创新能力、财务稳健性、全球化竞争力、人才管理、社会责任等维度都具有出色表现。

  创新是联想集团持续引领产业变革的基石。锚定“人工智能”和“计算”,联想前瞻性布局智能化变革,并基于“端-边-云-网-智”的“新IT”技术架构,持续构建包括人工智能导向(AI-ready)、人工智能优化 (AI-optimized)、人工智能赋能(AI-enabled)的终端、基础设施和方案服务在内的全景式人工智能业务生态。

  在全球新一轮AI浪潮之下,联想集团率先推出多款AI Ready的AI PC新品,正式开启AI PC新时代,并提出“云端公有大模型+企业私有大模型+端侧个人大模型”的混合人工智能(Hybrid AI)概念。联想集团认为,混合式人工智能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通过公共大模型和私有大模型,包括企业级大模型和个人大模型的混合应用,能够有效地扬长避短,推动大模型加速实现产业化应用,让企业和个人没有后顾之忧地享受大模型带来的效率红利,让数字经济更好地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

  联想集团的创新实力也得到了业界和资本市场的双重认可,连续两年入选BCG全球最具创新力50强。全球首款全尺寸双屏笔记本电脑联想YOGA Book 9i获《财富》中国最佳设计奖以及《时代》杂志 “2023年最佳发明”。在刚刚闭幕的CES 2024上,联想集团展出了40余款基于人工智能的创新设备和解决方案,揽获105项大奖。

  在资本市场方面,受益于人工智能概念以及联想集团在AI PC的前瞻布局,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联想集团的股价一路从6.03港元/股攀升至10.92港元/股,年内涨幅高达81.09%,股价更是创下了近8年来的最高位。

  全球供应链的高效、韧性运营是联想集团保持全球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去年,联想集团深圳南方智能制造基地、创新产业园(天津)先后落成投产,全方位制造布局进一步夯实。全球权威供应链榜单Gartner Top 25最新排名显示,联想集团排名跃居第八,再次蝉联亚太第一,这也是联想集团连续9次入围此项榜单。在布局方面,联想在全球共有30多家制造基地,与5000多家供应商开展良好稳固合作,为180个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

  作为国内最早投身ESG实践的科技企业之一,联想集团在“新IT”技术架构驱动下,积极探索ESG创新实践。2023年底代表行业最高零碳智造水准的天津创新产业园全面落成,为业界打造了一个高度自动化、全面智能化的可复制零碳智造解决方案。去年,联想集团发布净零排放目标(net-zero)路线图,承诺将于2049/50财年达成整体价值链温室气体净零排放,成为中国首家通过科学碳目标倡议组织(SBTi)净零目标验证的高科技制造企业。

  在ESG领域18年的辛勤耕耘,是联想集团坚持长期主义的生动注脚,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联想集团连续两年入选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发布的碳中和全球先进企业实践案例,树立企业减碳标杆。全球最大指数公司MSCI明晟在2022年首次将联想集团ESG评级上调至AAA全球最高评级,并在2023年继续维持该评级。

  多元化和包容性始终根植于联想集团的企业文化。凭借在性别平等和女性赋权方面的长期努力,联想集团去年第四次入选彭博性别平等指数,并承诺到2025/2026财年将全球女性高管的比例提升到27%。同时,联想集团持续探索技术创新,积极助力残障伙伴更好地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助力残障融合,让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带来的人文关怀。

  随着数字技术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全过程,合力营造包容、普惠的数字世界成为当务之急。展望未来,AI重塑千行百业的浪潮只会更加汹涌澎湃,联想集团已为此做好充分准备。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表示,混合式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的广泛落地应用,将推动“智能”普惠,大大促进数字经济跟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构建开放、包容、公平、公正、非歧视的数字经济、智慧经济发展环境。(科文)

注:此文属于光明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年首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

  • 京哈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盘锦段主线贯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智慧光源大脑”是国内首个同步辐射人工智能数据解析平台,能够更高效地处理同步辐射实验产生的海量复杂数据。
2025-06-24 09:43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实施半年,近日,有媒体采访多位科研人员,梳理新科普法落实效果。受访的多位科研人员表示,新科普法为科研人员开展科普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2025-06-24 04:50
6月初,依托东南大学共建的南京紫金山实验室发布全球首个6G广域低空覆盖的无蜂窝通智感融合外场试验网,赋能低空经济、数字能源、智能制造等应用场景,有望催生千亿级产业链,助力南京打造“6G之城”。这是东南大学勇挑硬核科技创新大梁,支撑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动缩影。
2025-06-24 05:00
从国铁集团获悉,近期,沪昆高铁杭州东至长沙南段(以下简称“沪昆高铁杭长段”)安全标准示范线建设拉通试验圆满成功,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最高试验时速达385公里,各项设备指标表现良好。
2025-06-24 05:00
构建新农科人才“四新”培育目标体系。
2025-06-24 03:45
专家建议,预防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每日需用38℃以下温水泡脚,擦干后检查趾间有无破损,穿透气棉 袜与宽松鞋,并每年至少做一次足部血管神经专项检查。基因疗法主要是通过刺激血管生成来改善近端肢体的血液流入,从而改善单个血管小体中的血液再分。
2025-06-24 09:31
既能上天飞行,也能踏海遨游,我国完全自主研制的AG600“鲲龙”飞机,正是这样的“跨界”航空装备。近期,“鲲龙”喜讯频传——4月20日,获颁中国民航局型号合格证;5月6日,批产首架机总装下线;5月18日,顺利完成生产试飞;6月11日,获颁中国民航局生产许可证。
2025-06-23 09:32
记者从展会上感受到,过去几年氢燃料汽车的发展倒逼氢能产业的发展,而今,氢能的应用从燃料电池车的单一赛道向其他行业辐射。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丰田中国氢能事业总部领域长真锅晃太表示,中国实现2035年百万辆燃料电池汽车规模的目标面临挑战。
2025-06-23 09:31
近日,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血液病医学部高晓宁教授团队和周杰教授团队合作,在国际著名期刊《Oncogene》发表突破性研究成果,首次揭示PHF19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致命开关”作用,为破解白血病复发耐药难题带来全新解决方案。团队首次阐明WTAP-PHF19调控轴的双重表观遗传调控机制,这相当于找到了癌细胞的“能量总控开关”。
2025-06-23 09:29
科研之路道阻且长,如何选对方向?如何坚定信念走得更好、走得更远?我们邀请了几名在不同领域从事科研工作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请他们讲述自己当初为何选择投身科研,并勇毅前行、不断攀登科技高峰的故事。
2025-06-23 09:27
一种能够为任何3D打印器官快速设计血管网络的计算模型,可能让我们离无需供体即可移植人工肝脏、肾脏或心脏的目标更近一步。研究人员利用模型,为一个由肾细胞3D打印而成的1厘米宽环形结构设计了由25条血管组成的网络,整个过程仅用了几分钟。
2025-06-23 09:22
在6月18日至20日举行的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海)(MWC上海2025)上,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集中亮相。
2025-06-20 10:21
每年春天,在南半球夜空的指引下,数十亿只布冈夜蛾会向南迁徙1000公里,到达澳大利亚的阿尔卑斯山脉。
2025-06-20 10:21
厦门大学柔性电子(未来技术)研究院教授梁亮亮团队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刘小钢团队,在镧系元素掺杂光子雪崩上转换纳米晶研究中取得进展。
2025-06-20 10:21
几十万年前,不只是我们“毛茸茸”的祖先在奔跑、狩猎、生火,还有许多其他“人类亲戚”也栖居在地球上。
2025-06-20 10:21
记者从上海海洋大学获悉,该校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海洋大学eDNA工程中心张玮研究小组在四川稻城海子山保护区的从前措,完成了一次令人兴奋的“生命寻宝”——发现并命名了一种全新的藻类。
2025-06-20 04:40
大力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
2025-06-19 19:13
在生命起源的奥秘中,胚胎发育始终是深受关注的谜题之一。研究发现,在小鼠胚胎发育到7.75天时,胚内、胚外层交界处出现一个独特的信号“洼地”——器官原基决定区(PDZ)。
2025-06-19 10:00
高校学术共同体是科学家精神的培育者、践行者、传承者,以科学家精神引领学术共同体文化建设、以制度机制创新推进科学家精神转化为学术共同体的行动自觉,必将推动高校充分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中做出积极贡献。
2025-06-19 09:58
今年麦收期间,各地积极应对高温炎热和多轮大范围降雨天气影响,高效调度机具,强化部门协作,加强服务保障,全力组织抢收,努力做到适收快收、应收尽收。
2025-06-19 09:5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