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解码合肥“发展之钥”——创新力量在这里拔节生长
首页> 科技频道> 创新创业 > 正文

解码合肥“发展之钥”——创新力量在这里拔节生长

来源:光明网2024-09-23 10:21

  它是“养人的地方”,亦是“创新的天地”。

  它是重大科技成果的“孵化器”,人造太阳、稳态磁场、热核聚变、悟空探秘、墨子传信,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在这里诞生。

  2024年上半年,合肥生产总值6135.4亿元,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高于全国9个百分点,位居全国万亿城市首位。

  近日,记者来到“科里科气”的合肥,实地探访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感受到这座科技之城孕育出的创新“绿洲”。在这里,顶尖科研机构与高校紧密合作,输送着源源不断的创新源泉。在这里,原始创新与产业化应用无缝对接,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实现自主可控,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

  “洞察者空间信息分析基础平台”,是中科星图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星图测控”)自主研制的系统级空间任务全周期分析软件,为空间任务设计、测试、发射、运行和应用提供专业的信息计算分析,是专为航天测控管理和航天数字仿真打造的软件。据星图测控的工作人员介绍,“洞察者”能够胜任巨型星座的轨道设计、实现卫星轨道的精确确定与预报,并评估卫星在轨的碰撞预警分析等任务,为航天任务保驾护航。

  据了解,星图测控于2022年落地合肥。当前,“洞察者”作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正积极致力于逐步实现国际主流航天分析软件的国产化替代,为国家太空战略资产管理提供坚实的国产化技术支撑。

  无独有偶,创新在合肥上演“加速度”。在探路量子科技“无人区”的历程中,国盾量子曾面临核心元器件短缺、产品集成化挑战及工程组网复杂性等多重难题。在成立初期,量子通信设备中的关键部件“雪崩光电二极管”严重依赖进口。

  历时四年,经过每年上千次的验证试验,国盾量子成功实现了单光子探测核心器件及制冷工艺的全面国产化,其性能超越进口产品5-6倍。不仅满足国内研发生产量子通信产品的需求,还广泛应用于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甚至经典光电领域。

解码合肥“发展之钥”——创新力量在这里拔节生长

超导量子计算实验室(模型)(光明网记者武玥彤/摄)

  “一个能支持8比特的测控系统,国外要卖600多万。以‘祖冲之二号’产生的176比特的规模来计算,仅测控系统的购买及维护成本就需要近亿元,能否买到还是个未知数。”国盾量子工作人员介绍。据了解,国盾量子自2015年起推进“室温测控系统”国产化,至2020年成功打破国外同类技术垄断,基本完成“室温测控系统”的研制及定型,大幅降低成本并广泛应用于量子计算实验。2023年,国盾量子推出的稀释制冷机等超导量子计算关键组件进一步打破“卡脖子”局面,运行指标达到同类产品国际主流水平。

  合肥在量子科技领域的布局远不止于此。这里集聚了国家量子实验室等顶尖科研机构,高新区的量子信息获全国首批“未来产业科技园试点”。目前,该区已聚集60余家产业链企业,持续攻克量子科技关键技术,加速量子科技从基础研究向产业化应用迈进。

  新兴产业聚集,让新质生产力动能更强劲

  在合肥经开区,已建成创新能力领先的世界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齐聚大众安徽、蔚来汽车、江淮汽车等重点产业链项目,是安徽最大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区。

  踏入大众安徽的智造基地,仿佛进入“未来工厂”。这座现代化车厂占地面积约51万平方米。据介绍,车身车间自动化率达96%,是大众在中国自动化率最高的车间。1200台机器人忙碌而有序地运作,精准执行焊接、组装等任务,尽显“中国速度”。在满产状态下,这里平均每分钟就有一辆整车下线。在这里,大众安徽正以实际行动践行“在中国,为中国”,加速推进电动化、数字化转型。

解码合肥“发展之钥”——创新力量在这里拔节生长

泰坦机器人(大众安徽/供图)

  在蔚来合肥制造基地,作为其首个高端智能电动车生产基地,集冲压、车身、涂装、总装四大工艺车间及能源、质量、员工服务和NIO House等配套设施于一体。基地围绕“数据、技术、流程、组织”四大核心要素持续优化,通过云平台、物联网、应用系统升级,结合先进的工艺设计、智能化装备与传感技术,全面实现工厂数据的高效采集、分析与存储,构建起完善的生产制造物联网系统。据了解,基地被誉为具备“高度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以及先进制造工艺水平特点”的“中国制造2025安徽样板工厂。”

解码合肥“发展之钥”——创新力量在这里拔节生长

蔚来汽车(光明网记者武玥彤/摄)

  从陆地驰骋到翱翔天际,人类的探索欲望从未停止。在探索未来交通方式的征途中,合肥同样崭露头角。在零重力飞机工业,以载人eVTOL飞行器为核心,积极布局电动固定翼飞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多元化新能源航空器,致力于“构建地球上第三种交通生态”,为我国早日建成综合立体交通体系贡献力量。

解码合肥“发展之钥”——创新力量在这里拔节生长

ZG-ONE机型(光明网记者武玥彤/摄)

  从汽车到低空经济,能源始终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当前,人类正迈向更远大的能源梦想——核聚变,它以其清洁、高效、持久的特性,被视为未来的终极能源解决方案。

  太阳之所以能发光发热,源于其内部持续的核聚变过程。人类若能在地球上模拟出“太阳”,实现能源自由将不再是梦想。自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便开启了“人造太阳”的研究历程。2006年9月28日,“东方超环(EAST)”在合肥科学岛上首次“放电”。如今,它正奋力向更高温度、更持久运行的目标迈进。

解码合肥“发展之钥”——创新力量在这里拔节生长

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介绍图(光明网记者武玥彤/摄)

  位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未来大科学城上的国之重器,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项目是我国“十三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探索光明的征途上,共有100余家国内合作单位、60余家国际合作单位以及1000多名建设者,用5年多的时间,攻克一系列科研与工程技术难题。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全面建成后,将为我国聚变堆核心部件研发和建设提供核心技术基础,为开展聚变堆条件下热与粒子排除关键问题研究、大规模低温和超导技术研究、强流粒子束与基础等离子体研究提供技术支撑,为能源、信息、健康、环境等交叉前沿领域提供综合性的研究平台,加快建设下一代“人造太阳”。

解码合肥“发展之钥”——创新力量在这里拔节生长

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1/8真空室及总体安装实验平台(光明网记者武玥彤/摄)

  合肥,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推动着创新产业的蓬勃发展。这座创新涌动、活力四射的城市,正以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示着科技创新的无限可能。(记者 武玥彤)

 

[ 责编:谢芸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石榴籽连籽 共庆“三月三”

  • 燕园春意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目前,中国电信积极探索中央企业和国家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范式,打通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通道,推动量子技术产业化发展。
2025-03-26 10:28
至此,中国空间站舱外航天服已经圆满保障空间站任务以来的19次出舱活动,使用年限次数超出“3年15次”的寿命设计指标。
2025-03-26 10:27
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加速“出海”“出圈”,让更多澳大利亚华商和杨东东一样,开始将目光瞄准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积极寻找投资机会。
2025-03-26 10:27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文旅需求正从“看山看水看风景”向“品文品魂品生活”转变。比如,逛博物馆,青铜器的精美纹饰固然能够吸引人的兴趣,但观众更希望了解青铜器纹饰背后的礼制密码;去故宫旅游,飞檐斗拱彰显的传统建筑之美固然让人欣喜,但榫卯结构背后的“天人合一”哲学更引人深思。山水器物背后的文化密码,具有一定的隐匿性,不易被直接观察和理解,而数智技术为游客了解这些文化密码提供了一把钥匙。
2025-03-26 04:45
记者从25日召开的中央企业“人工智能+”媒体通气会上获悉,近年来,国务院国资委持续深化中央企业“人工智能+”专项行动,着力提升中央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力。截至目前,中央企业在工业制造、能源电力、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行业布局应用人工智能,科研、生产、客服等方面降本增效明显。
2025-03-26 04:45
25日,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以下简称“细胞谱系设施”)在广东广州国际生物岛正式启动建设。这一设施是国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2025-03-26 03:45
1956年,27岁的林皋带领年轻教师和同学们从零开始,通过自行设计制作的激振和测振仪器设备,在我国率先开展大坝抗震试验。
2025-03-25 09:10
2024年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比上年增长1.3%。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方面,《报告》指出,推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5-03-25 09:09
在应用数学中心,来自东南大学通信、网络安全、电子、医学、制药等约10个学科的科研团队经常汇聚一堂,寻找交叉融合的合作点。
2025-03-25 09:05
日前,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以下简称“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张敏的诊室里,4岁小患者洋洋(化名)的父母激动地向医生连声致谢,
2025-03-25 04:05
在蛋白质设计领域,传统方法面临着诸多难题,如需要丰富的专家经验,且要经过数以万计的实验试错,时间长、成本高,这些问题长期制约着行业发展。
2025-03-25 04:05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联合海洋出版社有限公司和三六零数字安全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开发了海洋垂直领域大语言模型——“瀚海智语”。该大模型已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2025-03-25 04:05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人类探索地球的征程离不开载人潜水器的技术创新。海底两万里,书写新传奇。
2025-03-24 12:09
3月20日至23日在海南三亚举办的2025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上,智慧育种成为焦点议题,业内人士期待智慧育种破译“基因密码”,开启种业创新的新赛道。
2025-03-24 08:53
中关村论坛重大成果、《国家创新指数报告》和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等一批科技成果、创新政策和权威报告也将在论坛年会期间发布。
2025-03-24 08:49
今年3月23日是第65个世界气象日,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当日在京启动2025年世界气象日活动,发布2024年度“中国十大气象科技进展”。
2025-03-24 04:55
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日前在北京怀柔科学城通过国家验收。该设施是“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为生命科学研究和重大疾病诊治提供全尺度、
2025-03-24 04:55
青藏高原湖泊既对全球气候变化非常敏感,也对其有重要影响。我国科学家研究评估了近36年间气候变化给青藏高原湖泊带来的影响,结果发现,青藏高原湖泊对气候变化响应显著,
2025-03-24 04:55
记者22日从中国石化胜利油田获悉,我国油气勘探领域迎来重大突破——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济阳页岩油新兴油田亿吨级探明储量正式通过自然资源部储量评审备案。位于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内的新兴油田樊页平1区块,页岩层系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达1.4亿多吨,技术可采储量达1135.99万吨。这是首个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备案的探明地质储量达亿吨级的页岩油田。
2025-03-24 05:25
国家能源局20日发布的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4.0亿千瓦,同比增长14.5%。
2025-03-21 03:40
加载更多